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137期 2011/07/15出刊/ 半月刊

 

 

台灣客家獅之研究

【文/楊惠如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畢業生)】

 

 

   客家獅為一涵蓋戲劇、武術、舞蹈與音樂等元素的表演藝術,是台灣地區罕見的舞獅種類,亦是客家人特有的傳統文化之一,卻因為長期不受重視而一度面臨消失的命運,雖然近年來在客家意識高漲下又日益復甦,但因為文獻闕如,人們對於客家獅的了解仍相當有限。

  本研究的範圍包括全台灣有客家獅團的縣市,研究方法以田野調查法為主、文獻分析法為輔,研究目的為調查客家獅的源流與分布、探討客家獅的組織與運作、彙整客家獅的表演內容以及分析客家獅的意涵,希望全面性的建構出客家獅的整體面貌,再探討客家獅的現況、危機及未來可能的發展。

   客家獅約於清道光年間隨著廣東省嘉應州、惠州和潮州等地的客家人渡海來台,日治時期受到壓抑而停滯,光復之後復甦,五O年代因為經濟起飛、年輕人進入工廠而中斷,近年則因為客家意識的興起,客家文化活動的增多而再度興起。

   台灣目前現存的客家獅團有42團,其中大都是附屬於學校的社團和社區發展協會中,主要分布於新竹縣、苗栗縣、雲林縣、嘉義縣、屏東縣等客家地區。客家獅完整的表演稱為「全棚獅」,包括獅套和武術,獅套的角色有靈獅、大面、小面,內容為靈獅和大、小面三者間的互動。草蓆的使用迥異於其他舞獅,為客家獅的最大特色。客家獅和武術的關係密切,是因為生活環境與歷史背景所造成。

   客家獅早期的表演時間多為春節期間或廟會慶典,現在則多以開張、動土以及客家文化活動中,主要取其祥瑞驅邪之意。客家獅傳台之後受到社會變遷以及外在環境和人文因素的影響,在表演內容及角色結構上各不相同,有的融入醒獅或台灣獅的元素,有的則自行創新。客家獅表演中的音樂以打擊樂器為主,包括鼓、鑼、鈸,藉震撼的聲響帶出表演時的氣勢。

   客家獅團目前面臨成員年齡偏高、學校推動困難等危機,建議從研究、保存、推廣、傳承四方面著手。


 

▲BACK

贊助單位 /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蔣偉寧校長
◆ 發 行 人/ 劉振榮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李世暉老師、周錦宏老師、孫煒老師、陳秀琪老師、陳定銘老師、張翰璧老師、鄭曉峰老師、鍾國允老師、羅肇錦老師(依姓氏筆畫排序)
◆ 主   編/ 劉振榮院長
◆ 編輯助理 / 黃曉君
◆ 編 輯 群/ 古佳惠、呂欣芸、李孟娟、周佳儀、涂政強、彭淑姿、曾筱茜、彭賢明、賴亞華、鍾皓如(依姓氏筆畫排序)
◆ 網頁設計 / 吳少辰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