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謝晨馨、蔡宜娟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研一生)】
林本炫老師目前在聯合大學經濟與社會研究所教書,授課領域包含研究方法、當代客家研究、專題討論、質性研究方法、族群教育發展與多元文化、宗教社會學 研究專長客家研究、宗教社會學、教育社會學、質性研究方法 。
老師在訪問中,表示到聯大客家學院才開始專門做客家信仰的研究。謙虛自認為近年來的研究成果還可以再努力。到聯大客家學院利用質性研究、量化和質性研究、歷史資料等地方資料,利用縣誌和鄉鎮誌資料的分析,以苗栗客家鄉鎮縣誌的宗教誌分析,一般鄉鎮誌的撰寫不會特地將客家的因素特別的強調出來, 研究者需要抽絲剝繭去解析出來。近年來從這四大方向來做研究。此次演講題為:台灣客家宗教信仰的特色。
從老師所撰寫的<客家人有比較迷信嗎?台灣三個族群宗教信仰行為與態度比較分析>指出一般外界的常見說法,諸如客家對宗教極為複雜?客家迷信且比較保守?客家的宗教信仰常見是以義民爺、三山國王為主,對於客家地區有較高的影響力;而媽祖、王爺、開漳聖王屬於閩南族群。
老師進一步指出到底客家信仰與一般其他族群的特色有何不同?認為最重要的是要將客家宗教的抽象元素要找出來,而不在具體的神格體系,因為不同的族群神格的地位完全不同。閩客之間的信仰差異並不在用某一神明單來區隔人群。
在中段的演講中提到一些有趣的議題,諸如客家地區的人民會不會收驚?客家人較少在家裡擺神像,較少收驚。客家人比較迷信嗎?老師提出此問題意識,且指出「迷信」一詞要謹慎地使用。老師也認為觀看台灣青少年對於宗教信仰的興趣是一個有趣的研究。在此次演講中反映出客家對於信仰過去的認知,林本炫老師顛覆其傳統與其他學者的看法。以下是老師所研究所歸納出來的觀點與發現:
一、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資料的分析
老師利用1999年第三期第五次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資料調查,比較台灣各族群在宗教態度與宗教行為上的異同。發現近年來,有不錯的研究發現。但此研究只討論閩客外省族群,原住民無提及。
二、客家人的宗教信仰較佛教化
1. 客家人較常去禮佛,對於社區內的寺廟宗教活動較熱衷。
2. 老師也提及慈濟是高度福佬化的團體,對於客家地區的影響如何?有無差異? 此議題可以研究。
3. 誦經團也是客家研究地區需要重視的議題之一。
4. 客家的廟很多都是從書院發展衍伸和家族發展密切,從鄉鎮誌中的資料發現到的結論。
5. 苗栗縣客家地區與非客家地區寺廟主祀神之比較。
6. 比較福佬區和客家區的比較研究。
7. 苗栗地區不少以「寺」命名,實際上卻非真正屬於佛寺,此種現象雖然在福佬地區也有,但是否客家地區更為普遍?
三、閩南和客家族群在宗教態度
1. 研究發現閩南和客家族群在宗教態度上基本上沒有太大的差異。外省族群則較對於鬼魂死亡較不相信的態度。客家人對於祖先和靈骨的風水重視和閩南沒有差異。
2. 在祖先崇拜的部分,客家和閩南族群並沒有差別,只是客家族群較少放牌位放在家裡(放在公廳)。
3. 祖先崇拜並沒有辦法成為區別閩客族群信仰之間的最大差別,而是有其他因素。
4. 以新的宗教團體的參與來說,客家人並沒有想像中來的保守,反而參與比例是最高的。不過在慈濟功德會的參與上,客家人和外省人都偏低。慈濟團體較是福佬化的團體。
5. 客家對宗教較理性化。
四、風水行為
1. 客家族群相當重視房子的風水問題,其他則和其他族群相似,只有此較大的差別。文獻上的其實言過其實。
五、土地公與地基主
1. 客家人的伙房:學者房學家主張圓樓不是客家人的特色,而學者謝重光有其不同的意見客家人的建築特色不是圓樓也不是夥房 而是中軸線(土地龍神)。
2. 客家人拜伯公?閩南人拜土地公,真的是代表一樣的意義嗎?
3. 地基主:客家人不拜地基主,都是萬靈信仰。
六、祭祀祖先、慎終追遠
1. 客家人儘管重視祭祀祖先,但是對於祖先墳墓和靈骨風水的重視和閩南人並沒有太大差異。客家人的擇日也相當重要,老師一再強調。
最後,老師勉勵同學來客家學院讀客家相關研究所,畢業之後起碼需要有與和外界族群不一樣的觀點,對於客家文化要有其不一樣的自主分析的觀點,希望大家能從客家研究所浩瀚的學習中能獲取新知,學有所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