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轉載自客家電視台】
花蓮縣吉安鄉公所,為了營造明顯具體的客家意象,特地委託學術單位調查規畫,未來將凸顯東部客家移民的文化,同時也選定永興與稻香兩村作為規畫的中心,然後逐步往外連結有關客家的元素,試圖將吉安鄉打造成花蓮北區的「客家第一庄」。
規畫單位成員,陪同客委會北區的督導,前往納入規畫考量的地點實地會勘,包括文化廣場、舊吉安火車站,以及民間信仰土地公廟等地,因為這些地方,未來都有可能成為吉安的客家重點發展區域,而在期末報告中,審查委員也提出了許多建議,特別強調東部客家移民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即將失傳技藝的延續。
審查委員 劉瑩三:「東部客家文化的東西在哪裡,不過在這個報告書裡面,並沒有去談到二次移民來的時候,有發展出特殊的東西,要讓人家知道。」
客委會北區督導團督導 蔡筱君:「特別在吉安,有很多地方沒有像吉安這樣子的前例,因為吉安它的歷史性,隱含了太多客家的移民史裡面,最前頭的部分。」
審查委員 翁基峰:「稻草工藝、禾稈凳,即將要就是這些老人逐漸凋零,面臨失傳的危機,除了鄉長提到,要趕快透過影像紀錄之外,更重要的是,去做一些傳承的工作坊的設定,或技藝傳承的一些課程。」
另外由於吉安鄉與花蓮市密切結合,連結兩地的吉興路,也成為意象塑造的首選。
客委會北區督導團督導 蔡筱君:「我是覺得吉興路可以做,而且吉興路可以變成我們第一個方案,而且是第一個有關叫作客家文化生態廊道,而且是吉安的。」
吉安鄉長 黃馨:「對於客家重鎮,重要的聚落稻香和永興,還有吉興路的區塊,和周邊環境的結合,我們覺得對計畫的部分,越來越有信心。」
規畫團隊負責人 夏黎明:「原來鄉長的那些想法,大致上都是可行的,只是客委會提了一個概念,我覺得非常好,就是吉安的客家文化生態路廊,用吉興路當作是一條軸線。」
公所表示,如果計畫是可行的,希望7月可以提出規畫案,向客委會申請經費,未來再分年分階段,逐步將吉安的客家意象形塑起來,再透過自行車路網的連結,讓遊客可以深刻體驗吉安特有的客家移民文化。
資料來源:http://web.pts.org.tw/hak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