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慧怡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研二生)】
貳、結構語言學
一、涂爾幹發展圖騰制理論時(1906-1911),瑞士語言學家索緒爾(Saussure)在日內瓦向人們介紹結構主義語言學理論。
二、索緒爾將涂爾幹的氏族圖騰模式解釋為一種較普遍的現象的特殊情況,並由此形成其關於符號交往的普遍理論。
1.認為語言發展於對事物聲音的模仿,或發出嗡嗡聲表達 ‘蜜蜂’這樣一個信息。
2.認識到所有的現存語言中,大多詞語的意義均是由其發音與意義間的專門或日常的聯繫而推衍出來的。
3.象聲詞:能夠說明假想的早期語言傳達意義的方式,但它無法解釋語言在歷史過程中是如何發揮作用。
4.語言具有涂爾幹賦予的集體意識的所有特徵。語言在人們出生前即已存在,人們只能接受語言的規則。
5. 認為:涂爾幹在氏族圖騰信仰模式中,氏族同雕刻在氏族聖物上的特定圖騰標誌有著專門的聯繫,每一個語言概念都是同發音專門聯繫在一起的。
三、發音是所指(signifier),概念是能指(singnified),二者共同組成一個語言符號。
1.每個氏族的圖騰標誌的重要性有賴於其在分裂演變社會的結構中所處的位置。
2.每個語言學符號的意義是由其在整個語語中所處的位置決定的。
3. 索緒爾向人們介紹了語言與言語的區別。言語是運用語言中的詞滙與語法構建無限的系列表達。
四、索緒爾指出:我們可以通過兩種路徑將符號連接起來。
1.橫組合鏈(syntagmatic chain):用一個動詞聯繫在一起的主賓語。
2.縱聚合鏈(paradigmatic series):由能夠用以取代語段結構鏈中任一符號的替興詞構成的
五、索緒爾指出:語言是會產生變化的。
可從共時性角度,即無論何時都將符號置於其在語言結構中的位置上來研究它;注意考察符號的歷時性發展,這是因為一個語言符號的意義會隨語言結構的已變而發生變化。
參、結構主義者的儀式理論
一、馬凌諾斯基與芮克里夫布朗涉取了涂爾幹的理推斷,人類宗教即「反應」了其社會制度結構,維持制度現狀的作用。
神話之間的變化能夠反應出其社會制度間的差異。
二、赫茨(Hertz)與范.吉內普(Van Gennep)認為,人們應當每一習俗在認知結構中所處的位置上探其意義。
三、赫茨(Hertz)的著作《右手的優越》(The Pre-eminence of the Right Hand):
1.證明:多種文化的一般趨向,即人們將右手同力量與秩序相提,將左手與混亂和軟弱並論。
2.斷定:右與左的結構對立代表著更為普遍的正確與錯誤之間的對立。
3.說明: “原始人”是從雙重對立的角度思考問題的這個一般趨向的例證。
四、《過渡禮儀》范.吉內普探討了三重結構,而不是考察與雙重的文化結構。
1.認為:人類社會的趨向,從一個城鎮/國家到另一個城鎮/國家的旅行所說的 “地域過渡”
模式來理解人所面對的地位變遷。
2.「地域過渡」:過渡禮儀象徵符號體系的三分結構—分離、轉移、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