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133期 2011/05/15出刊/ 半月刊

 

 

桐花祭一鳴驚人 活絡客庄創商機

【文╱轉載自客家電視台】

 

  五月份正是桐花盛開的時間,今天客家100農業篇,要為大家介紹在中北部山林間,常見的桐花,如何從不起眼的樹木,竟然搖身一變成為客家人的精神象徵,甚至發展出獨特的桐花文創產業,而除了桐花外,南部地區也推出夜合,希望營造出北桐花南夜合的氣氛,吸引民眾認識客家文化內涵,也活絡客庄經濟。

  每年4、5月春夏之交,台灣北部的山林會覆上一層白雪,吸引許多民眾到客家庄參加桐花祭,被遊客形容為五月雪的油桐花,其實是日治時期,從長江流域一帶引進,日本人看中油桐籽可以提煉桐油的高經濟價值,鼓勵中北部的農民將相思樹砍掉,改種油桐,製成油漆或者美濃紙傘的防水油,但是隨著桐油工業沒落,無法帶來經濟效益的油桐樹,便任其在山林裡生長。

  「雄花,雄花會掉下來,這個是雌花,這個花柱彎彎的。」

  直到2003年,為了塑造客家新印象,帶動客庄的發展,能在貧脊環境生長的油桐花,便成為客委會的首選。

  文化大學時尚與創意學程副教授 莊錦華:「2003年之前,客家人提到桐花,就不是很高興,因為花掉到滿意的時候,你還要把它掃到旁邊去,否則你會滑倒,可是2003年開始,地上的桐花就變成心上的桐花,不再掃了,而讓大家去欣賞。」

  時任客委會副主委的莊錦華,認為2003年,桐花祭能夠一鳴驚人,是結合企業與各地客家社團,以創意行銷,帶動話題的行銷方式,吸引觀光人潮,像是苗栗三義勝興車站,有濃厚的舊山線鐵道故事,結合客家庄的人文風情,便讓遊客慕名而來,而結合桐花意象所製作的,花布 糕餅 手工皂等,當地產業的經濟價值也隨之提高。
 
   苗栗舊山線文化產業協會理事長 古勝暉:「這是我把我們在地相當多的元素,放在我們桐花祭裡面,由桐花祭帶動地方,甚至加上我們產業這樣的結合,所以說這次對桐花祭來說,對所有的店,不管做客家美食,還是在地的一些文創商品、還是一些伴手禮,他(營收)都有相當的提升。」

  桐花祭的名聲愈來愈盛,到2011年,已經有11個縣市、36個鄉鎮共同舉辦桐花祭,想藉此帶動地方產業,為了不讓桐花祭專美於前,出身南部的詩人曾貴海,近幾年力推客庄12大節慶之一的高雄夜合文化季,希望以北桐花南夜合,塑造客庄特色。

  不論是桐花祭還是夜合季,其實都被客庄視為力求轉型發展的契機,油桐樹的經濟價值,從過去的煉油到1年可帶來上百億的觀光價值,不到100年的光景,由外來種到落地生根,與客家人在艱困環境中,仍能努力生存的精神相符,因而成為客家的鮮明意象,但近年來由於氣候變遷,桐花盛開的時間難以掌握,在熱烈舉辦桐花祭的同時,各個客家庄也在挖掘在地的文化內涵,希望透過桐花帶來錢潮的同時,也讓客家文化繼續廣泛流傳。

 

資料來源:http://web.pts.org.tw/hakka/

 

▲BACK

贊助單位 /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蔣偉寧校長
◆ 發 行 人/ 劉振榮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李世暉老師、周錦宏老師、孫煒老師、陳秀琪老師、陳定銘老師、張翰璧老師、鄭曉峰老師、鍾國允老師、羅肇錦老師(依姓氏筆畫排序)
◆ 主   編/ 劉振榮院長
◆ 編輯助理 / 黃曉君
◆ 編 輯 群/ 古佳惠、呂欣芸、李孟娟、周佳儀、涂政強、彭淑姿、彭淑鈴、彭賢明、賴亞華、鍾皓如(依姓氏筆畫排序)
◆ 網頁設計 / 吳少辰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