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鈺婷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研二生)】
所謂的「認同」,並不是一種自然而然出現的東西,也不是社會行動者的本質;而是一種過程,透過這樣的過程,行動者開始認識自己,也認識其他的行動者,都屬於較大團體的一份子。認同的形塑,是集體動的一個基本成分,涉入衝突行動者形塑認同的過程,會在行動者之間啟動一種信任關係,並建立起不同階段事件的連結關係。
認同一個運動的人們不見得會直接涉入運動動員,但是由於分享了同樣的願景與價值觀,因此對於組織動員的運動成員會有一定的凝聚感。透過這個更大的共同體,行動者獲得了行動的動機與力量,縱使成功機會渺茫,或是會產生一種孤立感,也能義無反顧。行動雖有跨越時間的延續性,但這並不表示認同是一成不變的,事實上,對於歷史的參照,永遠都是有選擇性的。
運動的戰鬥性具有一種自我延續的特性,過去參與過運動的人,比較容易再參與新的運動。在一個新的脈絡中在度積極運作! 社會運動的認同最終多半會被其主要成員視之為「自然的」,長久以來隱而未顯的「自然」親近性。則是由於他們都處在一種被壓抑的位置而產生的「自然」反應。在特定的脈絡中,集體行動的延續性並不需要特別強烈或狹隘的歸屬感,即可獲得確保。較常見的是,認同呈現出一種多核心的狀態,而非層級關係。若過份強調認同的整合功能的話,往往會忽略了多重認同的重要性。
在集體行動中,認同的建構是一個基本的成份。這使得涉入衝突的行動者能夠把自己看成是某種利益、價值與共同歷史的承載者—或是基於這些因素而分隔出來的群體。歸屬感並不必然具有排他性,反之,行動者經常會去認同一些在若干基本議題上立場分歧的不同集體。分析集體行動時,一個很核心的問題在於,我們該如何重新建構各種運動認同之間的緊張關係。最後,就算是將集體行動視為某種理性行為,當我們在解讀集體行動的時候,認同仍然扮演著關鍵性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