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轉載自客家電視台】
2011年客家貢獻獎得獎名單揭曉,今年8個獎項中只有4人獲獎並有4項從缺,客委會表示,今年徵選人數比上一屆減少30人,加上評審力求評選出名實相符得獎人,因此才會出現半數獎項從缺的情形,未來不排除將組織提名委員會,挖掘更多客家人才。
投入客語傳承近20年的客語老師徐兆泉,花8年時間,不斷詢問地方老一輩人士,許多已經快被大家遺忘的客家用語,編寫出共2000頁、200萬字的台灣四縣腔海陸腔客家話辭典,並成立狗問名網站,教大家植物、昆蟲的客語說法,用心收集客語資料並記錄的精神,讓他獲得客家貢獻獎。
客語老師 徐兆泉:「我就拿著客英大辭典,用那些詞彙來問我母親及一些老人家,看他們有沒有這樣講,有這樣講我才記錄下來,另外就我和母親講話聊天的時候,我就拿著紙和筆在記,把客家語詞記下來,所以這本字典可以說完全是記我母親講出來的話。」
客委會自96年起舉辦客家貢獻獎,今年在68人中,評選出4位得獎人。分別是傑出成就獎,語言類徐兆泉,文學類黃子堯,藝術類張有財及海外推廣類劉曼香,但傑出成就獎其它3項獎項及最重要的終身貢獻獎則是從缺。
客委會企畫處處長 廖育珮:「我們客家貢獻獎是最高的榮譽獎項,他(徵選者)的表現,是不是我們社會公認的表率者,他的影響力是不是普及性深入性達到,另外就是品德操守等等,都建議納入評審考量中,所以評審標準是比較嚴格的。」
自2009年起,客家貢獻獎改為兩年一次,這一屆因為半數從缺,且往年參選者中,也有許多遺珠未繼續參加,因此未來除了受理個人報名、團體推薦外,也不排除組織提名委員,主動發掘更多客家傑出人才。
資料來源:http://web.pts.org.tw/hak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