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倖慧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畢業生)】
本研究從政策利害關係人角度,針對客語能力認證政策展開政策對話。首先運用問卷發放方式,以Burton政策行銷模式為分析架構,廣泛蒐集參與客語能力認證之考生對此政策之基本認知;承接量化研究結果分析,並採用政策之綜合分析與論證溝通,展開質化深度訪談及焦點座談。深度訪談分為政府組、專家學者組以及客家社團組;焦點團體則舉行兩場,其中A場以客語教師為主軸,B場則為通過客語能力認證之考生。
研究發現包括:(1)客語能力認證政策參與者之認知:政策配套措施以國家考試增用客語人才比例最高,且缺乏客語使用環境、沒有完善配套措施等因素皆會降低其考試意願;(2)政策目標執行之公正性與適當性:尚有教材、拼音、閱卷標準、學術承辦單位、資源排擠、就業市場缺乏、客語環境缺乏、客語支援教師等問題;(3)政策效能與效率:除提升客語教師就業之效能外,認證本身之效用並不顯著;(4)政策執行過程:現階段交流對象以行政院客委會為主要單位,再者,為各相關社團,第三,從網站獲取相關資訊;而未來所需交流對象主要為行政院客委會,再者為學校、教育部等;(5)政策綜合影響面向:未來尚面臨客家認同、缺乏客語相關就業市場、客語之年齡斷層、缺乏客語使用環境等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