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彭淑鈴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研究所研二生)】
四、台灣客家的地域分殊化(差異)現象:
1. 語言–在地化讓客家的語言產生地域分殊現象。
2. 建築–空間的文化嚴重地受限於物質的條件。
3. 性格–和各自面對的族群關係有十分密切的關聯性。
4. 產業–不同地域以各自的自然與人文處境參與了時代產業。
5. 生產方式–水田耕作上的差異現象。
小結–地域分殊化的現象,確認了「在地主體性」的族群主觀態度。
五、流動、開放的族群觀:解放既有的刻板族群觀念。
從大陸來台的客家,經過多年的台灣化(血緣的混合、語言的交流、文化的共享)已形成獨樹一幟的「台灣客家」。
由於台灣客家置身於複雜的原漢關係、福客關係與客家(不同祖籍、語系)關係中,因此早已具備了多重的族群認同。
六、現實生活的啟示:文化變遷的驅動力。
如何能在多族群的都會環境中取得個別族群的尊嚴,主要依據社會的族群寬容度。
早期十分切身的生存問題,創造了台灣客家的在地化現象,但解嚴後的族群認同問題,重新以族群文化的命題確認自己的社會身份,並且打造了台灣客家再生的機會。
七、結語:在多元文化認同基礎下的客家自我族群主體認同。
在多元文化認同的基礎下,既然台灣客家的在地化現象是無可避免的族群變遷現象,那麼希望客家人可以坦然面對族群內部的歧異性,甚至欣賞族群內部的多元地域性。
[1] 原文內容為文史工作者陳板所撰,後收錄於徐正光主編,《聚落、宗族與族群關係》,頁305-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