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賴振員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研究所研二生)】
在台灣,早期的客家人大部分都是居住在農村,過著簡樸勤儉的農耕生活,鮮少有在外經商或在工廠上班的,且當時工廠少,故工作機會也不多,只能靠著農作收成或飼養家禽換取有限的現金來生活。諸如跳穀[1] 種蕃薯[2] 、種菜、治頭生[3] 或種些水果,然後翻山越嶺的挑到市場去變賣,換得的現金也省省的補貼家用,其餘所剩的錢就像「打二十四個結」[4] 一樣「省屎省尿」[5] 的存放在家裏的錢櫃裏頭。
客家人雖然節儉,但對兒子的教育可是很注重的,知道自己生活清苦,總希望將來兒子能夠出人頭地,事業有成,可改善生活和光宗耀祖。但對女孩的教育就沒那麼的注重了,總認為女孩長大要嫁人,是別人的,所以通常能讀到國小六年畢業就算是很不錯的家庭了,而且畢了業就得負擔家庭經濟的一部份。在當時社會,重男輕女的現象是普遍的存的,這種情形是時下年輕人無法想像的。
故對錢的觀念更是根深蒂固,認為錢就是救命的仙丹,沒錢,生活就沒保障,所以就拼命的想辦法,「做生做死」[6] 的想要來賺錢。而且對貧窮或富有是宿命論者,無論再怎麼辛苦的賺錢,還三餐吃不飽的話,就是命中註定的生辰八字不美,「落泥時」[7] 不好的關係,就比較不會怨天尤人,相對的會更加的努力的打拼工作以彌補不足。再怎麼的苦也很少淪為竊盜或乞討的,這種客家人的認命本份,也可以說是客家人忠厚老實的一面。
還有,客家人對錢也很保守,認為經商做生意有賺就有虧,還不如老老實實的務農,雖然辛苦還比較實際,有些還會糾眾招「穀會」[8] 賺取利差,就這樣一點一滴的把辛苦賺的錢存起來,省吃儉用,捨不得花,該用也捨不得用的結果,往往不知不覺的就變成了守財奴,「親生子難當荷包錢」[9] 在當時的社會是普遍的現象,也突顯出當時客家生活社會的艱辛和無奈。
[1] 跳穀:就是把收成的稻穀曬乾後載到農會折換成白米。
[2] 蕃薯:地瓜。
[3] 治頭生:宰殺家禽。
[4] 打二十四個結:古時或日治時錢幣有洞可串起打結,打很多結比喻節用。
[5] 省屎省尿:比喻節儉過度。
[6] 做生做死:極盡所能的做。
[7] 落泥時:出生的時辰。
[8] 穀會:類似現在的招會,但以當時的穀價為主。
[9] 親生子難當荷包錢:比喻把錢看得比兒子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