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130期 2011/04/01出刊/ 半月刊

 

 

「文化研究」重點彙整筆記 PART 1

【文/曾筱茜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研究所研二生)】

 

一、What is 「文化研究」?

「文化」是什麼?「文化」- 無法詳細精準定義,但另一種文化型態出現,便很容易發現其差異。

1.「文化」定義的演變:由拉丁文「colere」演變而來:表居住、耕種、保護……。
→ 15世紀到英國:「culture」僅表「耕種」。
→ 16世紀~19世紀初衍生為描述對人類心智的教育,似「文明civilization」。
→ 後期代表美學與智力的發展,以及發展的成果,即各種具體的「文物」。
→ 延伸到對人類心靈耕種的結果,即人類整體經過文明教養後,所收穫的文化果實。
→ 現可說「人們共享的生活方式、經驗與價值觀」等。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文化是一系列關於精神與物質的智能以及社會或社會團體的情緒特徵。除了藝術和文學,它還包含了生活型態與共同生活的方式、價值系統、傳統與信仰。」

2.「文化衝擊」- 在觀念上或生活型態上有極大的不同。
例如:回教的一夫多妻v.s.基督教的一夫一妻 現隨通訊與交通發達,已司空見慣。

3.(文化研究之前)各學門對文化現象的研究重點。
【學科】
人類學—研究某個社會的集體生活特徵,即某個社會的文化對其他社會的影響。
例:非洲原始部落對太陽或陽具崇拜的原因。
社會學—對人類生活方式、大眾文化、次文化的研究,以量化為主。
經濟學—文化對生產方式與生產關係的影響。
醫 學—不同文化對醫學教育與醫護觀念的影響。例:器官捐贈在東亞文化圈。
【學派】
文化演化論—物質文化與社會機構、信仰,認為某種文化在特定社會情境裡有代表意義。例:一夫一妻制的隱含意涵。
生態學派—由演化論轉為「適應論」,觀察文化如何適應環境而發展。
例:麵團:西方人烘焙成麵包 / 中國人蒸成饅頭。
結構功能論—文化所形成的信仰系統,視文化如何決定社會價值並強化社會機構的權威。例:家庭&學校等社會機構對個人價值系統形成的影響。
結構學派—尋找不同社會文化結構背後的共同規則。
例:筷子的使用在中國vs日本飲食意義。
強烈質疑批評:欲同化不同文化人的生活經驗。

4.「文化」vs.「文明」:
16~19世紀 文化=文明 (受過西方教育的人才符合)→18世紀末~至今 文化≠

【文化】

【文明】

◎側重物質層面
在社會生活中的整體特徵
如各國服飾文化

◎側重精神層面
藉由教育使遵守規範,
擁有共同信仰

◎著重族群特色
心理認同的本源
如客語是客家人的母語

◎著重後天教養
宗教、政治認同的本源
如天主教禁止墮胎

◎認同差異性
各有不同,無法以單一價值標準批評

◎進行社會化(同化)隱含壓抑色彩
樹立價值標準,
對不同文化以相同標準檢視

為什麼要研究「文化」?
1. 文化研究的起源、發展歷程—1964年英國伯明罕大學霍加爾成立「當代文化研 究中心」(原英語系)使其成為一正式學科&開啟「伯明罕學派」的濫觴→1968年霍爾將文學批評轉向社會科學,成「跨學科研究」,核心在於人們每日生活經驗的形成方式、社會背景或權力結構。

2. 文化研究的目的—傳統學科對當代社會現象已無法周全解釋,全面性的文化察, 揭穿時弊的反省精神;將文化視為一種社會症狀或癥兆,將文化的形成原因、背景,與對社會整體的影響加以測量、解釋與評估。

3. 文化研究的特徵—「跨學科」&「批判反省」文學批評為要,直接被移植入文化 理論的包括:哲學的存在主義、心理學的佛洛伊德精神分析、社會學的性別研究、經濟學的馬克思主義、語言學的符號研究等。

文化研究 檔案

出生年

1964

出生地

英國伯明罕大學

國籍

英、德、法混血

父親

霍加爾

研究對象

文化

研究目的

揭穿文化和權力的關係,得知人們生活經驗的形成背景

研究方法

綜合文學、歷史、社會、政治、經濟等人文社會學科

個性

具強烈的「反骨」精神

 

參考書目:
卡勒著;李平譯,《文化理論》,香港:牛津,1998年。
陳瀅巧,《圖解文化研究》,台北市:易博士文化,2006年。

 

▲BACK

贊助單位 /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蔣偉寧校長
◆ 發 行 人/ 劉振榮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李世暉老師、周錦宏老師、孫煒老師、陳秀琪老師、陳定銘老師、張翰璧老師、鄭曉峰老師、鍾國允老師、羅肇錦老師(依姓氏筆畫排序)
◆ 主   編/ 劉振榮院長
◆ 編輯助理 / 黃曉君
◆ 編 輯 群/ 古佳惠、呂欣芸、李孟娟、周佳儀、涂政強、彭淑姿、彭淑鈴、彭賢明、賴亞華、鍾皓如(依姓氏筆畫排序)
◆ 網頁設計 / 吳少辰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