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依珣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研一生)】
地緣、血緣固然是一種凝聚力,但當利害衝突發生時,拓墾者的選擇次序是利害衝突高於血緣與地緣關係。尹章義老師認為到新墾區的拓墾者最先考慮的是水源問題跟勞動力不足的問題,因為土地資源都還很充足,但是各籍移民在同個區域相安無事一段時間後,到達相當人數時,也就形成群體意識跟勢力,但土地就會不夠使用,因而激起許多小問題形成「群體意識」。
以下他引了幾個地區開墾的案例,第一位張達京,採用了割地換水策略,就是原住民與漢人開墾者間互相交換水權與地權的辦法,而乾隆贈與他一原住民的「潘」姓,有水有田有米;第二位是林秀俊,引了大漢溪的大安圳,第三位是胡焯猷捐地建廟蓋書院,他一定是家大業大才能這樣奉獻,不然一般的移民拓墾者是沒法做到這樣的。最後一位郭錫瑠的瑠公圳是引了新店溪的水源,又稱作金合川圳。
客屬潮州人劉氏家族與武朥灣社的開墾權問題。劉氏三代除了開墾了幾百甲土地之外,最大的貢獻是開鑿了萬安坡大圳(也就是劉厝圳)。劉和林三代人開鑿「萬安坡大圳」,是 1763 年完成,貫穿整個新莊平原,使新莊北部生產力大增,而客屬潮州移民財力大增,才有廣福宮的建立。潮州的劉厝圳跟泉州的張厝圳因為水權地盤的利益糾紛出現了閩粵之間的裂痕,因而興建了這個地方色彩濃厚的三山國王廟,凸顯出他們不同籍貫移民的群體意識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