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衣婷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研究所畢業生)】
論文摘要:
本研究以客語教學活動及音韻覺識測驗為重心,由此探討客語活動對幼兒之影響,透過研究者兼實習老師的「行動」跟「研究」,實踐自我研究與行動的歷程,從中改善研究狀態與教學實務,再經由反思及修正獲得個人的教師專業成長,實踐本研究中「教母語」及「有效的母語教學」目標。希望藉由客語活動的發展過程,提升孩子對客語的認知與接觸,培養孩子對不同語言的寬容想法,期許未來能對各種語言文化抱持更開闊的視野。
推動鄉土語言客語教學的口號日益增加,但卻很少針對客語進行活動設計與課程發展之研究探討,本論文針對客語活動對幼兒產生的幫助及影響,以前、後測測驗之差異分析,及行動過程前後的觀察紀錄與質性分析,探討研究結果並提出建議。
研究目的為提升幼稚園幼兒之客語語音能力、音韻覺識能力,並分析客語活動和音韻覺識活動對幼兒之啟發及影響,透過清楚且符合幼兒生活的客語詞彙,以「奇妙的符號」為主軸,藉由聲音、圖示、遊戲與討論等方式,探討客語音韻覺識活動對音韻覺識之影響,期望提升兒童對聲音之敏感度和音韻覺識能力,更把豐富的鄉土語言融入在孩子的生活中,讓學習活動更多元、更有趣,並延續客語的生命。
研究結果顯示透過客語活動後,幼兒於客語複誦、同韻判斷、聲母判斷能力、英語複誦能力方面皆能有顯著的進步,而接受將聲音「拆解加合成」的幼兒之進步程度又大於僅將聲音做「拆解」的幼兒。
本研究主要貢獻如下:
一、客語教學活動能改善幼兒客語發音之正確性,並提升其音韻覺識能力。
二、音韻覺識的能力不僅限於聲母及韻母的拆合,本研究發現在客語音韻覺識活動後,能提升幼兒對雙母音中音素拆解與合成的音韻覺識能力,幫助客語教學更有成效。
三、透過客語音韻覺識活動,不僅提升了客語語音能力,也增強了英語的音韻覺識能力,產生了相得益彰的效果!
四、本研究之活動方式,以聲音與圖像符號結合意義,在全語言教育的精神下,將具體化的概念透過遊戲呈現,是一套適合幼兒的活動課程。
五、從行動與研究結果顯示,本研究所設計的活動是可行、有效的,孩子的回饋與家長的反應皆是正面的,能提供未來的教學者與研究者參考,更藉此鼓勵有志於幼稚園進行客語活動的新手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