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轉載自客家電視台】
客基法通過後,為了了解全台灣的客家人口結構,客委會今天公布最新調查報告,依據客基法關於客家人的定義,推估全台客家人口,共有419萬7千人,平均每4人就有1名客家人,而全台的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則從97年的60個增加9個,成為69個重點發展區,客委會也將協助這些重點區,發揚傳承客家文化。
一一揭開北、中、南、東各地區的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客委會3日公布,客基法實施之後,首次的全國客家人口調查。結果顯示全台客家總人口數,共有419萬7千人,占總人口比例18.1%。而客家人口數,超過三分之一的鄉鎮,也由97年的60個增加成為69個。
新增的重點區像是桃園縣大園鄉、南投縣水里鄉、雲林縣崙背鄉、高雄市甲仙區以及花蓮縣壽豐鄉和光復鄉。全台目前,共有69個客家文化重點區。
客委會主委 黃玉振:「過去在民國93年的調查,客家的年輕人,只有50%幾,會認為自己是客家人,現在有63%點多的年輕人,他會自認為是客家人,他會認為是客家人,表示超過12%增加12%。」
除了整理出客家文化重點區之外,客委會此次調查也發現,像是新竹縣客家人口比例最高,其餘依次是苗栗縣和桃園縣,而人口數最多的則是桃園縣共有78萬5千人,新北市居次、台中市第三。
而調查中也發現,雖然客家民眾的認同感高達8成3,但在家庭中使用客語交談的比例仍然偏低,學者認為應該要增加使用空間,才能讓語言繼續流傳。
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 張維安:「要讓客家話有用,會讓講客家話不會好像不太正常,要給人家覺得說沒有地位這樣,這是我們環境改變以後,大家說客家話的比例會增加。」
調查顯示客家人口,主要分布在桃竹苗、高屏以及花東三大區域,再由這些地區往外擴散,客委會將依據客家人口調查作為施政參考,強化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發展傳承客家文化。
資料來源:http://web.pts.org.tw/hak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