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轉載自客家電視台】
雖然苗栗火旁龍活動才剛圓滿落幕,不過為了推廣「客庄龍文化」,苗栗縣政府今年續辦亞洲舞龍公開賽,將邀請8國9組龍隊來台一較高下,相互初磋舞龍技藝,而這幾年朝傳統舞龍技藝上,不斷創新的苗栗卓蘭實中,今年也特別安排了「七巧龍」技藝,充分展現出舞龍技藝的力與美。
小巧可愛的4條布龍,每條龍都由7個人合力演出,可隨著鼓聲變換出各種隊形,讓人感覺十分新奇,而這樣特別的舞龍技藝,是源自浙江奉化的「七巧龍」。
卓蘭實中指導教練 陳明信:「實際上他們在舞的時候,他們只有左右搖晃跟打結而已,我們把它變得很多種、多元化,讓台灣這邊看到比較不同的舞龍文化。」
雖然龍的體型變小了,舞起來也較不費力,不過長期練習的卓蘭實中學生表示,七巧龍更講究龍隊成員間的默契與套路變化。
卓蘭實中龍隊成員 張芸洳:「我們1條龍把它打結,然後解開,2條龍打結 解開,4條龍打結又解開了,那成就感其實還蠻大的,因為也不是那麼容易,就可以練起來,就花了好一些時間,大家才練起來,也表示一種團體的默契吧!」
這是苗栗縣政府,為迎接2011亞洲舞龍公開賽,特別邀請地主隊帶來精彩的七巧龍表演,為活動提前暖身,主辦單位表示,今年共有8個國家9組龍隊來台切磋,要交流精湛的舞龍技藝。
亞洲舞龍公開賽 指導委員 鍾椿煇:「這些龍隊都是國家的代表隊,國家級的,它融合武術、美工美學、聲光,所以結合起來的一個運動與藝術結合的表演,相當的精彩。」
已邁入第3年的亞洲舞龍公開賽,將從星期五晚上的夜光龍預賽正式展開,今年比賽,以結合體操與特技的競技龍及聲光效果的夜光龍為競賽主軸,主辦單位希望,透過國際級的舞龍競賽,傳承中國人固有的舞龍習俗與文化。
資料來源:http://web.pts.org.tw/hak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