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倩斐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研一生)】
本土化路線的提出是對於威權時期一切以大中國為中心所架構的價值體系的反思。亦即含有對於缺乏台灣主體性的批判,期望透過對台灣的重新定位,重塑具有在地性的國家認同。由此觀之,本土化路線的提出具有挑戰單一威權價值的時代意義。
然而,在歷經民主轉型後的今天,昔日受壓迫族群已然在民主機制下,取得公義對待的機會。原本僅是追求「自我認同與台灣主體」的「本土化路線」,卻在有心人的運作下,變成了挑動族群爭議藉以換取個人政治利益的工具。「本土化」變成政治人物在選舉期間進行政治動員或反動員的旗幟,而所有的公共議題也都被運作成族群對決。隨著一次又一次的選舉週期,台灣的族群意識也隨著候選人的激情一次又一次被激化,在一番「成者王敗者寇」的政治攤牌後,徒然撕裂了台灣社會的情感認同,付出的不僅是龐大的社會成本,更是難以彌平的族群仇恨。狹隘的認同意識激化了敵我的對立,盲目的恐懼與仇恨則取代了理性的公共論述空間。其背後所暴露的危機是:政治人物「飲鴆止渴」以換取政治利益,毒害的卻是台灣脆弱的國家認同!台灣促進和平基金會執行長 簡錫(土皆)
心得:
現今的「本土化」已然被扭曲成狹隘的族群認同,以及充滿歧視、挑釁的政治符號,這不但昧於台灣社會多元族群文化並存的現實,更阻礙了不同族群結合為生命共同體的意願。我們應該以「在地化」路線以超越「本土化」路線,以更開闊的「在地認同」促成族群間的共同合作。
而「在地化」應包含由台灣多元族群所建構的多元文化,而非任何優勢族群的單一文化所構成。在這個島上的族群,無論新來後到,只要是認同這片土地,都應該被賦予主體性。唯有坦開心胸以包容來化解仇恨,以共同生活經驗來促成族群理解,台灣才能真正變成一個生命共同體。
任何造成族群感覺不舒服的言行,都應該被制止,這便是一種基本的尊重。為政者必須秉持社會公義,不以破壞族群和諧來謀求一己之私,而輿論與社會大眾也應該譴責企圖挑起族群爭議、破壞族群和諧的言行。台灣族群因為語言、生活習性的差異性,產生了今天豐富而多元的文化面貌,而這正是台灣文化資產的珍貴瑰寶,「唯有尊重差異、容忍差異,才能欣賞差異」,應該珍惜這些不同的聲音,追求一種兼容並蓄、多元而豐富的多族群社會。
而「在地化」路線將超越過去「本土化」路線的狹隘本土認同,強調尊重現狀,避免挑起無謂的族群爭議;同時它積極地肯定自我的認同,走出了歷史的悲情自憐,台灣才能在「全球性」的多元衝擊中站穩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