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涂晏瑄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研究所研二生)】
我們對於認知語言學所研究的領域與範疇大致有了初步的了解,其中有一個專有名詞「識解」也很重要。「識解」是指描述同一物之不同的選擇。以英文來舉例:半杯水as half-full or half-empty由此可以發現,雖然詞彙有所不同,但其所代表的意義卻是相同的。這在英文裡,我們常常都可以發現。在另一方面,不同的詞彙反映不同的識解,例如:英文的horseshoe就可以看出,因為不同的詞彙而使得反映出不同的識解。
「識解」不僅僅是在英文中大大的使用,在法語、德語也大量的運用。這也讓我們知道,「識解」在認知語言學裡也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像不同的語言其詞彙也反映相同涵義的識解,例如:棒球;baseball;野球,在這個例子裡,可以看到3種不同詞彙卻都代表相同的意思,這3種詞彙分別是中文、英文和日文。不只如此,同一種語言運用不同的詞彙可以反映出不同的識解,例如:
閩南語:腳踏車=跤踏車、鐵馬
華語:pavement=人行道、紅磚道
經由這些例子,我們可以發現「識解」在認知語言學裡的運用可說是相當的廣泛,這也進一步使我們了解到認知語言學對於語言、語意的研究有著一定的重要性。不但讓大家理解語義、句法、構詞及音韻之表徵都是屬於概念性的,更重要的是,從這些研究探討裡更幫助我們確立了語言知識是從語言的使用中湧現。從這點我們更應該時時刻刻提醒自己,所有的語言知識不能只看單方面,必須先有一個正確的整體觀,從各個方向去思維語言與人類的生活習慣,與人類長期演變過程中所發展出的文化等等來做探究。
而「識解」的運用,在研究方言上面,也有著很大的幫助。像閩南語和客語的詞彙裡也可以看到同樣的語義卻使用不同的詞彙。例如:閩南語的「麻雀」:粟鳥仔、厝角鳥仔;閩南語的「辣椒」:番薑仔、簽薑仔、簽椒仔。客語的「麻雀」:屋簷鳥、禾鷝仔、瓦雀;客語的「茄子」:吊菜、茄、大瓜仔。從上面可以看出,同一語言的不同方言也可能存在合成詞的差異。這個差異性不只在我們的閩客方言中出現,在英文裡也有同樣的情況。例如:car在英式英語比美式英語常用,「停車場」英式英語=a car park,美式英語=a parking lot
在葉美利老師細心的解說與分析之下,我個人在這其中學習到了更多知識。讓我了解到,語言的博大精深是隨著人類的日常生活與各種文化的累積而使得其越來越豐富與複雜。在我們研究語言的過程中,絕對不能忽略這些因素,才能使我們能做全方位的思維與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