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轉載自客家電視台】
早期客家人為了求溫飽,常常把吃不完的菜醃漬起來存放,反而延伸出口味獨特的美食料理,像存放2、30年的老菜脯煮雞湯,雖然外型黑黑的賣相不佳,不過老一輩的人都知道它的美味之處。
牆角邊推滿瓶瓶罐罐,罐子裡卻是黑鴉鴉的一片,看起來怪嚇人的,不過很多人不知道,在客庄可是有許多老人家將它們視為珍寶,原來這黑色的東西都是存放30年以上的陳年老菜脯。
民眾 彭鳳琴:「這是剛做的今年剛做的,新的,這個差不多是4、5年的,這個是30年以上的最黑的。」
民眾笑說,早期客家婦女只是因為節儉,把吃不完的菜就用醃漬方式保存下來,沒想到反而延伸出更美味的地方美食。
民眾 彭鳳琴:「用不完老人家不知道,以為黑掉就是壞了要丟掉,結果有一次偶然去朋友那吃飯,他們就有煮這雞湯吃起來不錯,回來自己研究,就拿來煮雞湯的確很好啦!」
把黑色的老菜脯炒香,加些米酒、雞肉先炒再煮,不用再加什麼調味料,一道美味甘甜的老菜脯雞湯就大功告成,這可是許多老一輩民眾最愛的一道料理。
民眾:「這就肉啦!用雞肉來熬,這是老蘿蔔乾是陳年的,吃了以後補身體又可以消炎。」
民眾:「很好吃,很甜,很好吃,做菜也很好。」
雖然老菜脯賣相不佳,不過卻能煮出令人讚嘆的美味料理,也因此有人笑稱,老菜脯似乎也象徵著傳統的客家醃漬文化,外貌不佳但絕對美味滿分。
資料來源:http://web.pts.org.tw/hak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