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姜美榕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研一生)】
說明傳說與信仰
關於三官大帝的信仰在漢民族宗教信仰的解釋,研究者說是由自然崇拜到神格化,而後神格化又結合靈魂崇拜、道士獻尊號而成(下表簡略整理研究者文中敘述)。三官大帝在台灣的部分,則由《續修台灣縣志》及《彰化縣志》為引:所謂天地水三官者,其說始於漢末……以其正月、七月、十月之望為三元日,則自北魏始……今台不知三官所由來,而家家祀之,且稱為三官大帝……謬妄相沿,牢不可破……。之後更詳細說明三官大帝信仰在心靈安頓需求、祭祀型式、族群等不同條件與影響之下如何在移墾社會中建立起來。
文本結論
文末指出了重要的幾項概念,台灣漢人傳統社會的基本結構有:血緣的宗教組織、地域的公廟祭祀圈祖織;移墾社會地方組織基礎是:移民歷史、共同聚落範圍、共同祖籍;而運作社會的力量為村莊的相互結合、凝聚與依賴,也就是聯合村莊之血緣、宗族、宗教信仰。研究者認為北台灣地區客家人的三官信仰:非「原鄉經驗移植」即可解釋之外,主要反應「敬天安命」之宗教心理與「緩和各族群間戾氣」的功能。而最後他所關注的則是後續在廟宇翻修整建下,新潮流取代原有信仰的新舊衝突中,三官大帝信仰是否能夠延續的議題。
因此我們整理2005年與2010年底,台灣地區主祀神為三官大帝的廟宇統計表如下,2005年之廟宇數量為引用研究者文中所指實地考察與內政部寺廟登記之數量加總,2010年之數量為內政部寺廟登記數量,實地考察未及完成,故數量與比例僅做為設定將來主要前往研究區域參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