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126期 2011/02/01出刊/ 半月刊

 

 

捷克藝術家看客家 創作「客家的手」

【文╱轉載自客家電視台】

 

  當捷克人與入住在美濃的河洛人進行藝術創作時,會擦出什麼樣的客家火花,來自捷克藝術家Adam,以八八水災的漂流木,在當地藝術家的創作空間「客家發電場」,雕刻出以客家人形象為主的「客家的手」圖騰柱,詮釋不同角度的客家文化意象。

  眼睛大大的、鼻子高高的,標準西方人的五官輪廓,卻穿上一套傳統客家藍衫,這位來自捷克的藝術家Adam,以八八漂流木來形容客家族群,為了生活四處遷徙的歷史,並創作出「客家的手」的意象圖騰柱,手指長短不等的排列,象徵著客家人三代同堂,共同生活的真實寫照。

  木雕藝術創作者 Adam:「在歐洲小孩子,很早就會離開父母自立門戶,但我在卻發現到,台灣有很多三、四代同堂的家庭,這對我而言相當獨特,因為我沒有祖父母,所以我沒辦法體會三代同堂的感覺,如果我們家族要三代同堂,那得從我開始才有可能。」

  這個放置「客家的手」圖騰柱的地方,其實是另一位藝術家,謝二羊的創作基地,6年前他因為熱愛客家文化,決定把住家打造成為,以美濃文化為基礎的「客家文化發電場」,希望藉由不同藝術家的進駐,讓傳統客家文化更為多元。

  客家發電場主人 謝二羊:「很多文化有點是在停滯或嘗試,所以這個地方也算是一種嘗試,然後去看反應、回應,然後去修正或認定,我們發展的方向是對的,不會把以前的東西推翻掉。」

  白天是藝術創作基地,晚上有熱情的森巴舞,伴著傳統八音舞動起來,「客家文化發電場」用文化創新來突破語言限制,也讓客家的文化不只多元也更加豐富。

 

資料來源:http://web.pts.org.tw/hakka/

 

▲BACK

贊助單位 /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蔣偉寧校長
◆ 發 行 人/ 江明修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李世暉老師、周錦宏老師、孫煒老師、張翰璧老師、陳定銘老師、陳秀琪老師、羅肇錦老師、鄭曉峰老師 (依照姓氏筆畫)
◆ 主   編/ 江明修院長
◆ 編輯助理 / 古佳惠
◆ 編 輯 群/ 涂政強、彭淑姿、彭淑鈴、呂欣芸、李孟娟
◆ 網頁設計 / 吳少辰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