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記者黃文杰/桃園報導】
中央大學客家學院六日宣布啟動「客家希望工程」,預計以一年培育六十位客家青年種子方式,讓客家文化得以傳承,比較特別的是,這次採「世界咖啡館」對談方式學習,讓客家年輕人得以有效對話,找到客家新契機。
中大客家學院院長江明修表示,「客家希望工程」能推動,要感謝宏致電子袁万丁董事長和天成醫院張育美董事長兩位,他們各自捐款五十萬元共一百萬元,協助該工程推動。
中大客家學院今年元月開始,將推動客家希望工程的計畫,與以往機構培育最大不同,是採用「世界咖啡館」模式進行。
江明修解釋,「世界咖啡館」不是賣咖啡,是一套很有彈性的實用討論流程,以帶動同步對話、分享共同知識,有效地對話討論各項客家事務焦點,用創新方式找新契機,讓客家年輕人以較新觀念來找到客家未來發展新方向。
「客家希望工程」一年舉辦兩期,每一期招收卅位客家青年,對象以卅五歲以下,對客家事務有興趣者、有意投入推動客家文化發展的客家年輕人和認同客家青年,第一期從今年元月開始到三月,每周六、日上課,有興趣檢附報名表及自薦或推薦表送至主辦單位。
為獎勵學員研習期間的認真參與,主辦單位審查委員會將參酌各學員出勤講座課程表現評選出優良小組,可獲頒「創業基金」十萬元,依序為五萬元和兩萬元(共三組)以資鼓勵。【2011/01/07 中國時報】
資料來源:http://news.chinatime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