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電視台/記者羅安達/桃園報導】
有鑑於客家文化流失,同時面臨傳承斷層危機,中央大學客家學院發起客家希望工程計畫,希望結合教育、產業與媒體的資源,「希望工程」預計每年培育60位優秀客家青年人才,致力推動客家語言、文化與客家產業的傳承。
為了鼓勵客家青年關心客家事務,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與產、官合作,發起培養後進的「客家希望工程」,以永續經營的理念,每年培育60位客家青年。
中央大學客家政經研究所 邱盈滋;「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讓學生還有我們有機會,認識不一樣領域的大人,可能是董事長,可能是不同,不一樣的,對我們來說不同專長的人,對我們來說是很重要的。」
中央大學客語所老師 陳秀琪:「我想裡面會出現,很多年輕一代客家菁英出來,會有很好的效果,如果可以永續經營下去。」
有感於客家文化傳承斷層,民間企業單位也積極投入,期待藉由「希望工程」計畫,讓學術單位、企業團體與媒體之間都能充分交流合作,讓客家子弟更為重視自己的文化。
希望工程贊助者 天晟醫院董事長張育美:「很多的年輕人不會說客家話,而且他不好意思說,不知道什麼原因,客家希望工程就是希望大家,年輕人敢走出來 來說客家話,一起來把客家文化,做一些提升與創新。」
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院長 江明修:「客家的青年導師與先進,他這麼有成就的人,產、官、學各行各業,我們請過來與他們對談,一起相互學習。」
中央大學客家學院期盼,客家「希望工程計畫」,能提振客家青年的認同和自信,並且跳脫傳統單向傳播模式,主動協助客家青年關注與參與各項客家事務,推動客家文化的發展與保存。【2011/01/06 客家電視台】
資料來源:http://www.hakkatv.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