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124期 2011/01/01出刊/ 半月刊

 

 

客語生活學校成果觀摩之反思

【文/吳珮菱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研一生)】

 

  客委會發展「客語生活學校」政策之主要目的,是為了復甦逐漸消逝的客家語言。關於這段歷史背景最初可追朔至1987年解嚴前的早期客家族群,不但受到國語政策的限制;甚至是優勢閩南文化的侵襲,造成客語及客家文化的流失,有識之士為了挽救族群危機,於1988年發起「還我母語運動」,促使政府於2001年設立客家專責機構「客委會」。客委會作為振興客家文化、延續客家傳統的單位,積極推動相關政策,客語生活學校即為其中一項重要政策,其補助對象包括:公私立國民中、小學、幼稚園及托兒所,目的是在營造生活化的客語學習環境、創造師生以客語互動的機會、及建立聽、講客語的信心。

  檢視「客語生活學校」舉辦至今的政策成效,客語生活學校是從民國92年起開始辦理,最初申請的學校共計63所,目前為止,全台計有442所學校參與計畫,範圍更是遍布北、中、南、東,擴展成效顯著,各校為爭取成為「客語生活學校」,於申請計劃書中也極欲呈現落實客語教學於校園環境及生活中的構想,但事實上,關於「客語生活學校」施行上是否有良好的成效,目前尚無法依據檯面上最具有代表性的「全國客語生活學校成果觀摩賽」之比賽成果來下定論,因為部分學者反思到,「客語生活學校」是否有”增強本身即擁有良好客語表達能力的學童,而對於無客語基礎學童的客語能力提升上並無助益的問題?”

  日前所舉辦的「第6屆全國客語生活學校成果觀摩賽」,總計有369校、519隊、5,440人參加,較「第三屆全國客語生活學校成果觀摩賽」所參與的276校399隊4,151人為多,辦理規模及參與情況算是盛況空前,但可以發現歷年觀摩賽皆以「客語歌唱」、「客語口說藝術」及「客語戲劇表演」為比賽的重點項目,各校對此也會積極辦理辦理「客語朗讀、書法、歌謠(含口說藝術)、客語演唱、表演口說藝術棚頭、相聲教學」等活動及比賽,得獎者勢必以本身具有客語能力的學童為多數,這讓我們不禁懷疑,若推派出來參賽的代表只是各校間菁英與菁英的競爭,那麼全國客語生活學校成果觀摩賽之比賽成果,是否就能代表普遍客語生活學校中學童客語能力的提升?獲獎最多的學校,是否就代表著辦理客語生活學校成績卓越呢?

  以上僅為筆者提出的些微觀察,基本上,對於未來客語復甦的前景筆者也是抱持相當樂觀的態度,因為除了推廣客語生活學校的政策以外,客委會近來亦建立「公事語言」制度、希望從鄰里至社區間都能建立無客語障礙的環境;並積極推動「客語薪傳師」及「客語家庭」計畫,希望透過家庭、學校、社區和公共領域的帶動,加速客語復甦,而不論是何種政策筆者皆認為,只要執事者有心經營並且用心經營,那麼對客語復甦其實都有相當程度助益的。

 

▲BACK

贊助單位 /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蔣偉寧校長
◆ 發 行 人/ 江明修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李世暉老師、周錦宏老師、孫煒老師、張翰璧老師、陳定銘老師、陳秀琪老師、羅肇錦老師、鄭曉峰老師 (依照姓氏筆畫)
◆ 主   編/ 江明修院長
◆ 編輯助理 / 古佳惠
◆ 編 輯 群/ 涂政強、彭淑姿、彭淑鈴、呂欣芸、李孟娟
◆ 網頁設計 / 吳少辰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