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124期 2011/01/01出刊/ 半月刊

 

 

施正鋒(2007)。台灣民主化過程中的族群政治。台灣民主季刊。第四期,1-26 之讀後感

【文/吳淑婷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研一生)】

 

內容簡介:
  相較於其他第三波民主化的國家,台灣的民主化必須防止族群動員的糾葛。如將民主化的過程話約為「自由化」、「民主轉型」以及「民主鞏固」,那麼台灣民主的自由化發軔於蔣經國在1987年宣佈解嚴;民主轉型於1988年李登輝上台並修憲在1996年出現首度總統直選;民進黨陳水扁於2000年贏得總統大選,則開始面對民主鞏固的課題。

  就政治層面而言,族群分歧大致聚焦於原住民族vs.漢人、客家人vs.福佬人以及外省人vs.本省人三個軸線。在威權統治時代,族群之間的分歧暫時受到抑制,解嚴後,尤其是總統直選以來,族群似乎成為最方便的政治動員工具;台灣的族群認同(尤其是外省人vs.本省人)往往與政黨政同(藍綠對決)、國家認同(中國人vs.台灣人)、以及國家定位(統一vs.獨立)相互強化。

從原住民族、客家人以及外省人為中心,分別說明相關的族群政治發展:
1. 原住民族
  在漢人移墾來台的過程中,原住民族在自己的土地上被邊陲化,不只在政治、經濟、社會及文化上淪為弱勢民族,集體認同也遭到嚴重侵蝕。二十年來原住民權力運動下,終於在1996年原住民族委員會成立。但是因為統治者向來忽視原住民族的聲音,才會讓原住民族認為這並非自己所選擇的國家,因此才特別需要透過相關法規的保障,來說服原住民族樂意共同生活在這個國家。
2. 客家族群
  客家族群集體遷徙來台稍晚,人數上不及大規模移入的福佬人;相較戰後前來的外省族群,客家人又欠缺國家機器奧援的優勢;再與原住民族相較,客家文化特質被歸類為漢民族,因此,客家族群並未獲得政府的特別關照。就具體條文而言,大家所使用的語言都是「國家語言」或「本土語言」,不再獨尊華語為一般國語,但採取單一或多重官方語言則尚未有明顯共識。
3. 外省族群
  外省族群在戰後隨國民黨來台,可說屬於非志願性的政治難民,因此對故土中國有較強烈的戀眷。在時代演進下,外省族群由過去少數居優勢地位漸漸淪為弱勢。族群認同與國家認同有相當程度的聚合,進而左右國家走向的定位。本省人傾向自認為台灣人,在政治、經濟上的統合採取較保留的態度;外省人基於情感上,對中國人的認同較可以直接接受某種形式的政治結合。陳水扁政府似乎滿足於將台灣定位為「華人國家」,將中國視為「文化中國」,為文化、歷史或血緣上的中國,這為一種折衷式的思考,將中國認同視為文化認同。
  台灣尋求民主鞏固之際,必須面對三大挑戰:國家主權獨立的確立、國民的國家認同的凝聚以及國家體制/政治制度的建構。少數族群權利的保障是實現民主與促進和平的先決條件。

心得:
  台灣為一個多元族群的社會,一般分為原住民族、外省人、客家人與福佬人四大族群,近年來有大量的婚姻移民現象(施正鋒,2007)。在歷史淵源與人口比例下,各族群所掌握的有形資源分配不一,另外也因為現在族群雜居、通婚等關係,造成族群界線似乎不那麼壁壘分明,例如福佬客的現象。在此族群界線模糊的現狀下,尋求族群認同與族群價值的建立是一個族群生存下去首要也是必須的。但每當大型選舉中,黨派認同總是牽涉著族群問題,進而在國家認同與定位上發生意識上的拉扯,牽扯出的不再是單純的建立族群認同。

  在目前的社會現狀來看,原住民族與客家族群為相對下的弱勢族群,但兩者也在多年的族群運動發展下,政府相繼成立原住民族委員會與客委會,並在法律上明文訂定相關法規保障,但兩者的族群運動尚未歇止,仍在為自我認同的族群運作發聲中。

  在我國民主鞏固的過程中,政府似乎需要更加關注於族群和諧之方面,在不與國家利益衝突下或與國家利益較低衝突下,保障弱勢族群的利益,並提升弱勢族群自身文化的復興。唯有在族群和諧下,國家才能更向上發展。

 

▲BACK

贊助單位 /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蔣偉寧校長
◆ 發 行 人/ 江明修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李世暉老師、周錦宏老師、孫煒老師、張翰璧老師、陳定銘老師、陳秀琪老師、羅肇錦老師、鄭曉峰老師 (依照姓氏筆畫)
◆ 主   編/ 江明修院長
◆ 編輯助理 / 古佳惠
◆ 編 輯 群/ 涂政強、彭淑姿、彭淑鈴、呂欣芸、李孟娟
◆ 網頁設計 / 吳少辰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