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124期 2011/01/01出刊/ 半月刊

 

 

客家信仰-義民精神

【文/陳智涵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研一生)】

 

南部六堆地區的忠義祠與北部新埔義民廟的粗略比較概況

  六堆的忠義祠,是因為清廷官員對台灣的治理不當,而引發官逼民反,而在康熙六十年閩人朱一貴首先發難,而客家人杜君英響應,而在閩粵人民合作之下,只花十多日的時間,攻陷台灣府城。但因為兩人互有私心,造成閩客族群結怨。而朱一貴對杜君英發動攻勢,而杜君英不敵而北走。離開杜君英而回家鄉的客家軍隊。向下淡水的居民告急,認為朱一貴會對下淡水的客家人有所不利。而下淡水的居民,結成自衛軍事組織,以客家十三大莊六十四小莊共組六堆以保家鄉,結果六堆軍大勝朱一貴的軍隊。加上清廷派兵鎮壓。不敵六堆軍和清軍,最後棄城而去。最後朱一貴和杜君英都押到北京斬首,而朱一貴事件就此劃上休止符。平亂之後,清廷認為下淡水溪的客家族群,協助平亂有功,而建「忠義亭」以表忠心,而平亂的客家族群,也被清廷封為「義民」。而忠義亭就是現在忠義祠的前身。北部新埔義民廟,是因為在乾隆五十一年發生林爽文事變,而其黨羽相互應呼,攻陷中南部各個重要城鎮,而意圖向竹塹進攻,而新竹一帶的客家人自組民兵組織以求地方上的安寧。次年清廷派兵平亂,而新竹的民兵協助清廷平亂,因民兵死傷慘重。而在新埔下葬其民兵遺骸,在平亂之後於乾隆五十三年,在墓塚前方建廟。清廷認為平亂有功,頒賜「義勇」詔書,繼頒「懷忠」、「褒忠」御筆匾額。而後人俗稱義民廟,由時間上來看,六堆忠義祠建立的時間遠早於新埔的義民廟。

  六堆忠義祠發展至今,還只是像現今的忠烈祠一樣,只有固定的時間,會祭祀忠勇公,而無分香的現象,另外一方面,因為忠義祠在清領時期,是六堆重要人士要從事軍事活動時,誓師集合而出征,昭告先人保祐出征平安,而不幸戰死可以列入祭祀。基本上忠義祠是祠也是集會場所,並不是廟。所以不像新埔的義民廟各地有分香,和十三大庄輪值祭祀的情況。而新埔義民廟,除了分香到桃竹苗之外,還在各地發展出在中元節的後五天,也就是義民節,十三大庄要以賽神豬的活動,來酬謝義民爺。所以各地的信徒眾多,已成北部客家人的主要的祭祀圈。反觀南部忠義祠,平日人煙稀少,更不用說是有信徒和香客,在此處聚集此地。只有每年春秋象徵性的祭祀,從來不是六堆居民的信仰中心。更主要是因為忠義祠是祠,並不是廟;是集會商議中心,但不是信仰中心,也沒有神蹟記載。所以沒有大量的香客和信徒。這跟新埔地區的義民廟,在二百多年發展其龎大信仰和信眾,是完全不一樣的方式。


▲BACK

贊助單位 /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蔣偉寧校長
◆ 發 行 人/ 江明修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李世暉老師、周錦宏老師、孫煒老師、張翰璧老師、陳定銘老師、陳秀琪老師、羅肇錦老師、鄭曉峰老師 (依照姓氏筆畫)
◆ 主   編/ 江明修院長
◆ 編輯助理 / 古佳惠
◆ 編 輯 群/ 涂政強、彭淑姿、彭淑鈴、呂欣芸、李孟娟
◆ 網頁設計 / 吳少辰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