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轉載自客家電視台】
台北市是首善之都,也匯聚了近40萬的客家鄉親,對於藍綠市長候選人各自提出客家政見與願景,客家鄉親大多表示肯定,但也認為,要在都市裡傳承客家文化,除了靠公部門興辦的各種大型的活動建設之外,最重要的,還是語言的扎根與推廣,也希望新的首都執政者,能將更多資源投入在母語的教學上,讓客家文化真正融入在市民的日常生活裡。
台北市義民嘉年華,客家團體在舞台上散發熱力,讓住在都市中的民眾,也能感受客家之美,檯面上客家文化熱鬧開演,在檯面下文化扎根的工作,也緊鑼密鼓進行中。
除了近年來,分布在台北市大街小巷中的山歌班相繼成立,社區大學也陸續開設客家相關課程,讓民眾有更多機會接觸客家文化,但光是這樣還不夠,鄉親期盼未來的新市長,能夠將更多客家藝文活動,進一步帶入社區民眾的生活中。
台北市客家歌謠班理事長 李榮堂:「尤其對歌謠方面來推廣,因為要學語言,從歌謠比較好學,所以對這方面我們覺得,其他族群的大家都很樂意來學。」
台北市桃園縣同鄉會理事長 沈鳳雲:「希望以後由各鄰里來做客家活動,慢慢的讓人來了解,客家人的文化是什麼。」
但就在客家文化逐漸在台北市受到重視的同時,母語教育的扎根工作,卻仍然令人感到憂心,根據台北市教育局的統計,民國96年到99年,小學開設客語教學課程,修習人數從23800人下降到14100人,選修客語學生的比例,也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因此鄉親也希望,未來的市府團隊,應該要將更多的資源應用在客語推廣上,營造使用客語的環境,以提升小朋友的學習誘因,讓客語永續傳承。
台北市客語教師 莊陳月琇:「應該說用在語言教學上,你的經費比例要多少?百分比要多少?用在那邊多少?用在這邊多少?是不是語言教學這方面要更重視些。」
政大公共行政系教授 江明修:「政府做的是個旗艦,是個象徵性的做法,但是客家先進應該思考,當客家語言無法傳承的時候,你的孩子還是客家人嗎?,要如何維持認同,讓客家文化保存下去,這是一定要思考的。」
對於台北市客家未來的發展,鄉親們是期待中帶著憂慮,也希望不管是誰當選,都能夠從搶救母語著手,否則即時辦再多的活動,也僅是流於形式,仍然無法挽救,在城市裡逐漸流失的客家語言和文化。
資料來源:http://web.pts.org.tw/hak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