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涂晏瑄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研究所研二生)】
李如龍教授提出值得我們需要去澄清注意的問題,像是方言形成的決定因素有三:歷史、地域和人群。三者之中,地域是首要,而方言的全稱是“地域方言”,歷史事件、移民群體的分合和民族的對抗與融合都必須和地域相聯繫才能制約方言的形成。
土著說:主體是原住民,經過民族融合,形成於南朝;又有一說是古代的南方人,或說是漢化土著說的不好的漢語。系統性是語言的根本,考察語言系統要著眼於它的整體結構系統。
研究客家方言的源流及在漢語方言裡的相互影響關係等等都或多或少會提到土著說,這是由於在中國歷史上有著多次的民族大融合,和民族大遷徙。在在顯示出客家族群也在這多次的歷史變遷中受到許多的影響。不僅影響了客家族群的遷徙也在途中與當地的土著發生諸多的文化交流,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語言上的相互影響。而也有人在研究探討的過程中,認為客語是古代南方人或是漢話土著說的不好的漢語,會有這樣的看法就必須從中國的歷史源流去探討,把歷年來的歷史變遷與各民族融合過程都參考進去,且仔細探究其過程中的各項因素,畢竟,若要確實的考察語言系統的發展就必須著重在它的整體性,若缺其中任何一項都無法使人非常清楚的理解語言之發展。
在李教授所統整的結論裡,明確的指出,方言是地域文化最基本的載體,研究地域文化應該首先從方言著手。方言的形成有一個歷史的過程。客家方言應該是宋代在福建省西部與江西省南部形成的,明清在廣東省的東部定型後又再向四方播遷。從這兩點我們可以清楚的知道,客家族群的發展是屬於中國歷史文化裡的地域文化其中之一,也因為如此,我們可知若要研究其族群源流及其發展就必須先了解中國各地的地域文化與客家族群在各地區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在融合的過程裡所產生的各種影響。而客家方言的形成時間點與地域又有所不同,一個是在宋代的福建省西部與江西省南部形成的,另一個則是在明代與清代的廣東東部。從此可看出,客家方言的地域非常的接近,而這些地區的土著文化也有其特殊的特色,因此,客家方言與土著語是有著一定相互影響,我們在研究語言的發展過程絕對不能忽視其重要性。我們也可看出,距離客家方言形成的時間點卻有很長一段是沒有連接的,但卻顯示出客家方言並未因為改朝換代與戰爭的紛擾及遷徙的各種變化使客家方言因而消逝,甚至是被當地的地域方言所影響而逐漸沒落,反而在明清的廣東省的東部定型後再向四方播遷。
在李教授詳盡的解說之下,我在其中獲得了非常寶貴的資訊與相關知識。對於之前在課堂上所學有著許多的幫助,也讓我明瞭客家方言的研究是必須從歷史變遷、地域方言、族群文化、人群等多方向去做一個整體結構系統的研究,絕非用單方向研究就可以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