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122期 2010/12/01出刊/ 半月刊

 

 

評論分析陳春聲之《三山國王信仰與臺灣移民社會》

【文/陳依珣(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研一生)】

 

  陳春聲老師運用現存三山國王最早的文獻,也就是元代劉希孟的《明貺廟記》做為文章開端,其廟記反映了士大夫階層,對一個在地方上受到廣泛崇拜的神明的態度。劉希孟本身就是士大夫,他透過韓愈事蹟跟皇帝的冊封,讓三山國王在文化上有了正統性。士大夫利用編修地方志或是皇帝冊封來應證這個信仰的合理正統性;而民間的鄉民是用口傳故事去塑造三山國王的正統形象。百姓對神明正統性的理解與士大夫階層有很大不同。從開頭第一部份原鄉的信仰與傳說,陳春聲老師的重點要討論的不是三山國王的源流,而是落在處理臺灣移民的這一區塊。是透過三山國王來瞭解臺灣移民的演變,然後再透過移民演變特別扣住士大夫化和非士大夫化去作解釋。

  在中國傳統社會結構裡,適不適合用這二分法去論述?若以方法運作,用士大夫與非士大夫二分對立角度看問題時候,他的解釋有效性在哪裡?這個三山國王的案例,能否說明非士大夫化的現象?這篇文章整個重點,他要強調的是臺灣移民社會本身的非士大夫化特質,是用三山國王信仰來說明非士大夫化的現象,弔詭的是「非士大夫化」不是文章中的共通名詞,是作者的一個獨特觀點,按理講是關鍵詞,但詞中沒有此名詞。士大夫化是傳統的觀念,那非士大夫化呢?陳春聲老師有自己一個方法論,在整個方法論的時候,就是在分類意識上面,那這個分類意識表現在士大夫化跟非士大夫化,再導出國家跟鄉村的探討。

  文章最後以「非士大夫化」做結尾議題,前半段又再提到民間的口述傳說「經典化」的過程,那經典作品就是這些知識份子士紳的倫理綱常;而在台灣的新經典內容,多半是未受過儒學訓練的鄉村豪強當控制者、當社會的領袖人物。這樣就可衍生出士大夫化與非士大夫之間的文化上差異,陳春聲闡述兩點非士大夫化的內涵:一是臺灣士大夫化水平比不過同時代的大陸地區,二是大陸地區都會有士大夫化的轉型期,但清末台灣還沒有這樣的經歷。

 

▲BACK

贊助單位 /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蔣偉寧校長
◆ 發 行 人/ 江明修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李世暉老師、周錦宏老師、孫煒老師、張翰璧老師、陳定銘老師、陳秀琪老師、羅肇錦老師、鄭曉峰老師 (依照姓氏筆畫)
◆ 主   編/ 江明修院長
◆ 編輯助理 / 古佳惠
◆ 編 輯 群/ 涂政強、彭淑姿、彭淑鈴、呂欣芸、李孟娟
◆ 網頁設計 / 吳少辰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