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轉載自客家電視台】
為了傳承與發揚傳統客家戲曲,新竹縣慶美園戲劇團花了1年的時間,培訓了15名傳統戲曲新血,14日晚間學員們,在竹東舉行了成果發表會,學員們在老團員的指導之下,雙方默契,可說是表現的可圈可點,精采的演出,也博得了現場觀眾如雷的掌聲。
學員們在台上賣力的演出,獲得台下觀眾的滿堂彩,這是學員們,將培訓1年的成果,搭配正式團員的配合,合力演出木蘭從軍的戲碼。
學員表示,能在舞台上與資深演員演對手戲,感覺相當過癮,因為老團員都把學員當成自己小孩一般,在沒有壓力下的情況下,彼此之間就像是一個大家庭,練習時也更容易吸收,不過學員認為,練習客家話,其實比演戲還要困難。
傳統戲曲學員 陳思朋:「當阿公、阿婆來教導我們時,有時候阿公說的話會聽不懂,是非常有趣的事,講話的速度很快,我們的客家話不是很會講,年輕人講客家話的也很少。」
傳統戲曲學員 陳怡婷:「因為我不是客家人,所以對我來說學戲最難的,就是要講客家話,因為客家話我覺得很難學,演戲常常會被老師糾正說,我講得不是很標準,這是比較困難的。」
這次新竹縣戲曲培訓計畫的15位學員中,年齡最小的是18歲,學員們需接受一個星期5天,每天6個小時的訓練,團長梁月(女嬰)表示,演戲的訓練過程相當辛苦,所以老師們也常從旁鼓勵學員。
慶美園戲劇團長 梁月(女嬰):「這(戲劇)訓練非常辛苦,也不是大家想的,上台就能演出,俗話說,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要這樣訓練,是非常的困難,有學員遇到困難,瓶頸時想要退縮,就不想要(學習),要用什麼方法鼓勵,讓他們繼續學習客家戲劇。」
團長梁月(女嬰)感嘆的說,目前客家傳統戲劇已經出現斷層,老一輩的資深演員,年齡平均都在60歲以上,而中壯年的演員卻是很少,因此許多人都期盼,希望有更多想要學習客家戲曲的新血加入,讓客家傳統戲曲文化的傳承,得以延續下去。
資料來源:http://web.pts.org.tw/hak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