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逸婷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研一生)】
近年來,客家意識抬頭;客委會、客家電視台成立,客語認證行之多年,國內針對客家進行研究的系所增加,而客家基本法也在今年一月通過。過去閱讀有關客家議題的書籍,書中常常對於客家文化的危機和邊緣化感到憂心,相較於十幾年前,現在客家的發展跟維護雖然尚未達到盡善盡美,但可說是向前邁進許多。
希望客家能繼續凝聚、不會在時間的巨輪下消逝,除了吟唱採茶山歌、學習客家話(當然,族群的語言是代表族群之圖騰的,這點無庸置疑。《註一》)之外,是否有更深層的方式為客家扎根,不僅僅侷限於客家人身上,甚至能夠吸引非客家人們的關注呢?也許從文化資本著手會是個很好的選項,它造成了文化的價值以及經濟價值,包括有形以及無形(註二)。
其中,最廣為人知的客家特色之一,當屬桐花祭相關活動了。雖然對於客家是否和桐花畫上等號,許多人仍抱持著懷疑的態度,但其營造的意象對於時下年輕人而言,的確是有一定的吸引力,桐花落英繽紛的感覺,有點類似日本櫻花盛開時的氛圍;加上使用「祭」此字眼更帶有濃濃的日本味,對於本身並非客家人的族群而言,容易增加其前往相關景點觀光的動機、也增加了對客家的注目度。在桐花祭的舉辦下,進而能夠提高觀光景點周圍的商機,推出客家特色美食或是客家藝術品。
然而,在客家具體可見的「食衣住行和育樂」,逐漸受到消費者注意之時(註三),一些非正面的效應伴隨而來。可能造成過度觀光化,或是客家文化的扎根是很淺層很表面的。例如湧入了許多外地高度商業化的商人,把當地人的市場給搶走;或即使已經拓展了觀光景點,當地的商家經營模式仍然是較缺乏質感的型態,很容易讓人們走馬看花就草草結束;或是興建了一間客家文物館,可是附近周圍的整體營造卻很不足,當只存在一間文物館,如此很難讓人群停下腳步,甚至可能使前往的意願打折。就學生曾經到幾個客家著名觀光景點的感受,如勝興車站或是龍潭,常常在老街上看到和客家幾乎沒有關聯的商品販售,如木屐、摺扇,在店家的吆喝招呼聲中,感受到的只有濃濃的商業化氣息,而文化精隨的「美」卻很難找到。
另外,文化資本是否能保持其累積性?當文化政策做了許多推廣客家文化的行動,那麼在行動結束之後,留下些什麼。不論是無形的精神、觀念,抑或有形的建築物、藝術品,或是說讓人們心中的客家印象可以有更深層的提升跟認識呢?而非該次活動結束就一切歸零,下次重來。
也許就是太強調實體可見、過度強調產業而不是文化。文化產業強調是以地方獨特的文化資源作為本體,進而衍生出來的生活美學、地方情調所催化出來的「產業」(註四)。多數的客家文化產業很容易連結到客家小吃、農特產品、休閒觀光,但過度集中在這些之上,客家文化將面臨逐漸空洞化的挑戰。在我們對於客家文化的尊重跟嚴肅看待的前提下,如何將客家文化以富質感並有深度的方式延伸拓廣;並且未來若在政府客家活動經費支持減少之下,民間是否還有存續的驅力跟能量,都是很值得深思的課題。
參考文獻:
註一. 台灣人客家新論,黃榮洛,頁200。
註二. 文化經濟學,David Throsby著。頁55~頁57。
註三. 客家文化政策與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王俐容,頁184。
註四. 客家文化政策與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王俐容,頁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