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文斌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研究所研一生)】
位於新竹縣寶山鄉新城村的寶山糖廠(原名新城糖廠),是目前全省僅存的私人糖廠。該廠設立於日據時代昭和14年(民國28年,西元1939年)已有七十餘年歴史,目前以生產手工黑糖為主。工廠大門口尚陳列由牛拖拉的二個大石頭做成的「蔗石」滾輪 (下圖左)。另在數公里外的峨眉鄉楊姓農民住宅前,尚可見到更早期的蔗石滾輪(下圖右),每一個重約200公斤以上。
蔗石滾輪,由堅硬石頭鑿成,通常為二個一組,如滑輪般,用連桿相連,一個為主動輪,另一為從動輪,由牛隻拉動,不停旋轉。工作一定時間後,再換另一頭牛繼續拉動,以交換休息。工人們則將去掉蔗葉的甘蔗,一次放一支或數支,由兩個滾輪中間送進去壓榨,若榨不乾淨,則需第二次再壓榨,將白甘蔗汁,徹底榨乾。流下的糖汁,則由底下凹槽流至收集桶後,送至鍋鑪中熬煮。
鍋爐加熱時,需不停攪動糖汁,防止其底部燒焦,約三、四小時後,即成黏稠羮狀,再加入石灰攪動後,殘渣即漂浮於上層。除去殘渣後的糖漿,冷卻後形成均勻結晶的塊狀赤糖,含有特殊香氣,此即為黑(砂)糖或紅糖(Brown sugar) 。黑糖於製程中,由於精製程度較低,保留較多的礦物質,如鈣鉀鐡鋅及葉酸等,這些在精製的白糖及冰糖中就消失了。故營養師指出,黑糖營養成份較其他精製糖為高,較有益人體健康。
一八九五年日本佔領台灣後,即積極進行其「經濟台灣、工業日本」厚植本國實力之目的,並準備發動侵略中國及東亞的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日本趁當時世界紅糖短缺,糖價高漲之際,陸續在台灣各地,設立五十餘所製糖廠,且嚴格執行低價收購及禁止跨區銷售。收購時,除於磅秤動手腳外,並剋扣斤兩,用較高肥料價格折抵收購價款,徹底把台灣蔗農當成了農奴。故當時收購甘蔗時,有「三個保正八十斤」的殘酷笑話。(「保正」為在日據時期相當於村里長之職務)
楊姓農民指出,當時由於本地紅糖含糖量極高,品質特佳,呈金黃色澤,日人滿意之餘,大肆低價搜刮,且規定對於外銷用糖,需於製程中加入某種粉類,以降低其純度,增加重量。農民對這些不公平措施,懾於日人高壓手段,均敢怒而不敢反抗。
(引用自emmm.tw) (攝於201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