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辭-移覺與拈連比較
【文/鄭玉華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研究所研一生)】 羅教授在上課中提到誇張的比喻,是客語修辭中較為常見的;而筆者現在拿修辭中較少見且難分辨的「移覺」和「拈連」修辭作比較。 移覺 拈連 定義 移覺是一種運用具體生動的語言, 通過更換感受角度來描述事物的性狀和情貌的修辭方式。 所謂拈連,是指在語文中,敘述甲乙兩件事物時,將本來只適用於甲事物的語詞,拈來用在乙事物上,使甲乙兩件事物自然地連在一起的一種修辭技巧。 判別 1. 從形式上而言,而移覺是將人的某一種感官得到的印象,從另一種感官的角度反映出來。 2. 從內容上而言,移覺是借此顯彼。 3. 從表達作用而言,移覺是為了渲染氣氛、顯現形象、加深意境,使表達更加生動、更加活潑。 ※『移覺』主要在於使描寫對象沾帶人的意志。 1. 從形式上而言,拈連是運用在兩件事物連說的時候。 2. 從內容上而言,拈連所連說的兩件事物,前一件總是具體的事物,後一件則是比較抽象或概括的事理,兩件事物都在表現之列。 3. 從表達作用而言,拈連側重在揭示事物的含蘊。 ※『拈連』主要是通過拈體對本體原義的引伸,揭示事物發展的一種新趨向。 國語舉例說明 1. 嘴甜舌滑,心頭辣 分析:「心頭辣」意指心惡之人,而「惡」是感覺,「辣」是味覺,藉由感覺轉味覺,惡→辣。 2. 一身著來一身換,留妹一身看開心 分析:「開心」是心裡的感覺,可是用「看」這視覺來感受心裡的快樂。 絲線打結吞落肚,誰人解得心頭開。 分析:「開」與前面句中的「絲線」相拈連。 日本人个兩巴掌,打到阿爸个自尊心 血緊流。 分析:「打」與前面句中的「兩巴掌」相拈連。 客家山歌中舉例說明 緊想釅茶肚緊渴,緊想阿妹夜緊長。 用肚子很渴來移覺嘴巴口渴,突顯出口渴程度。(因為照道理來說肚子不會渴) 2. 還吂到喙心先甜。 用嘴巴尚未吃到,心裡就已經先甜了,突顯出東西的甜度。(因為照道理說心裡不會甜) 屋頂有個窗子眼,一夜看到月光落。 用『窗子眼』來拈連『看到』,將屋頂的窗子眼當做真正的眼睛去看。 阿妹可比石壁樹,斧頭難倒鋸難裁。 『石壁樹』和『斧頭』、『鋸』拈連,都是可以將樹鋸斷的東西,也用此手法來比擬女子貞操的堅定。
【文/鄭玉華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研究所研一生)】
羅教授在上課中提到誇張的比喻,是客語修辭中較為常見的;而筆者現在拿修辭中較少見且難分辨的「移覺」和「拈連」修辭作比較。
移覺
拈連
定義
移覺是一種運用具體生動的語言, 通過更換感受角度來描述事物的性狀和情貌的修辭方式。
所謂拈連,是指在語文中,敘述甲乙兩件事物時,將本來只適用於甲事物的語詞,拈來用在乙事物上,使甲乙兩件事物自然地連在一起的一種修辭技巧。
判別
1. 從形式上而言,而移覺是將人的某一種感官得到的印象,從另一種感官的角度反映出來。 2. 從內容上而言,移覺是借此顯彼。 3. 從表達作用而言,移覺是為了渲染氣氛、顯現形象、加深意境,使表達更加生動、更加活潑。 ※『移覺』主要在於使描寫對象沾帶人的意志。
1. 從形式上而言,拈連是運用在兩件事物連說的時候。 2. 從內容上而言,拈連所連說的兩件事物,前一件總是具體的事物,後一件則是比較抽象或概括的事理,兩件事物都在表現之列。 3. 從表達作用而言,拈連側重在揭示事物的含蘊。 ※『拈連』主要是通過拈體對本體原義的引伸,揭示事物發展的一種新趨向。
國語舉例說明
1. 嘴甜舌滑,心頭辣 分析:「心頭辣」意指心惡之人,而「惡」是感覺,「辣」是味覺,藉由感覺轉味覺,惡→辣。 2. 一身著來一身換,留妹一身看開心 分析:「開心」是心裡的感覺,可是用「看」這視覺來感受心裡的快樂。
分析:「開」與前面句中的「絲線」相拈連。
血緊流。 分析:「打」與前面句中的「兩巴掌」相拈連。
客家山歌中舉例說明
用肚子很渴來移覺嘴巴口渴,突顯出口渴程度。(因為照道理來說肚子不會渴) 2. 還吂到喙心先甜。 用嘴巴尚未吃到,心裡就已經先甜了,突顯出東西的甜度。(因為照道理說心裡不會甜)
用『窗子眼』來拈連『看到』,將屋頂的窗子眼當做真正的眼睛去看。
『石壁樹』和『斧頭』、『鋸』拈連,都是可以將樹鋸斷的東西,也用此手法來比擬女子貞操的堅定。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