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呂欣芸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研二生)】
何謂「國家塑造」呢?一般來說會有以下三種來形成塑造國家。
一、共同意識
一般而言,人類社會群體是由於共同的目的、利益、問題、興趣、血緣、生活空間、文化、心理、意識聯繫在一起的一群人。聯繫較密切的稱之為「共同體」;群體中互相扶持,產生集團間歸屬感的是「群體意識」;與其他群體互動產生的為「我群意識」,會有不同程度的閉鎖性和排他性。(尹章義,1994:363-364)
二、國家認同
定義:江宜樺教授將「國家」與「認同」分開解釋。「國家」分為廣義與狹義。廣義來說,可包括城邦、帝國、民族國家、專制王朝、部落等等,它泛指近代興起的民族國家和民族國家出現前的政治共同體。狹義來說,是專指近代以後才出現的「民族國家」,並同時表達了治權獨立的政治性格以及民族統一的族群文化意涵。
「認同」也有三種涵義,因此國家認同也有三種不同用法。一是「一個政治共同體與先前存在的政治共同體是同一個政治共同體」,二是「一個人確認自己歸屬於哪一個政治共同體,並且指認出這個共同體的特徵。」,三是「一個人表達自己對所欲歸屬的政治共同體有何期待」。
因此國家認同可以有三種不同的意義:政治共同體本身的同一性、一個人認為自己歸屬於哪一個政治共同體、一個人對自己所屬的政治共同體的期待,或甚至對所欲歸屬的政治共同體的選擇。
三、被主導的意識,又可分為:
1、複合體的大帝國
帝國在其強制政府的主導下,民族主義卻也沒有來完全對其帝國的支持。例如:羅曼諾夫王室、哈布士堡王室。其喚起對民族的記憶,讓王朝不得不妥協或是鎮壓國內的各民族的叛亂。
2、分裂民族的統一
各國在民族主義的主導下,喚起了統一的的觀念。例如:德國、義大利、日本的統一。其對民族的認同,也讓王室在神聖性和純粹的古老兩個基礎上有了新的正當性。
其在主導意識的手法上使用了
(1)教育方面:政府運用教育讓個人思想被主導。
(2)一八七零至一九一四年歐洲大量創造的傳統:
人為發明的傳統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的三、四十年前出現。而創造傳統的又大至可分為政治與社會兩方面,是由官方或非官方來推動的。人為發明傳統,能夠使政府更能涉入一般民眾的日常生活,而十九世紀的政治氣象就是以民族國家為範圍的,所以國家與人民社會必須更加結合,所以在高度自治的國家中,國家、民族、社會三者漸漸融為一體了。
一般大眾,他們行為構人為發明的政治、社會傳統,提供他人參與具有國際認同、黨派性的社團,這並非中產階級的新做法,因為大眾的體育活動早已和自由派民族主義連成一氣,或是跟國家認同運動連緊密相連。例如對於德國的體操運動普遍的反彈,以及特殊的反英情緒,都減緩了德國體育推廣的速度。儘管體育活動和民族主義的連結仍然是民族主義活動中重要的部份,但比起宗教這類的影響力,重要性可就小得多了。
要建立一八七零至一九一四年間西歐國家「人為發明的傳統」整體概況,有很多實例可以參考,如:保守派和皇家紀念日、巴士底獄紀念日、五一勞動節、奧林匹克運動會、英國足球決賽以及環法自由車賽的儀式。雖若干的社會轉變相較於政治發展而言,恐怕過於簡短,且多了許多臆測性質。由於論證這些動機企圖,以致於其結果,比起考察其新操作方式是如何從社會的草根自發而生來說,容易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