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120期 2010/11/01出刊/ 半月刊

 

 

文化工業再探(Theodor W. Adomo)重點回顧

【文/黃敏峰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研二生)】

 

一、概說
(一)「文化工業」一詞最早出自霍克海默和阿多諾合著的「啟蒙的辨證」一書
中,草稿原本用的是「大眾文化」,後來更改為「文化工業」。
(二)那時的人們認為「大眾文化」就是從群眾中自然生成的文化,也就是當代的大眾藝術形式。
(三)文化工業的系統相當緊密相連,這除了是因為經濟和行政集中的原因外,還依恃當代的科技發展。
(四)文化工業企圖以由上而下的方式整合消費者,強行結合高尚藝術和通俗藝術,也因此戕害了兩者。

二、文化工業是以求取利益為動力
(一)布萊希特和蘇爾康言明,左右文化工業產品的是商品兌換價值的原則,而
非本身獨特的內涵及和諧的結構。
(二)文化工業將如何精準的預估產品效用作為首要考量,而藝術品也在文化工業的運作下抹滅了作品的自主性。
(三)文化工業的「工業」一詞不只是指生產的過程,此指事物的標準化以及分配、行銷的正當、合理化。

三、文化工業所講求的技術始終和作品本身沒有根本的關聯
(一)藝術創作的技術指的是作品內部的組織和內在的邏輯,而文化工業的技術指的是分配、行銷和利用機器複製產品的方法,因此文化工業的技術始終和作品本身沒有根本的關聯。
(二)社會學家和文化評論權威指出,文化工業就增長消費者見識而言意義非凡,同時也警告大家不能低估文化工業的重要性;阿多諾則認為這不過是華而不實的告誠,因為他們避談像文化工業的品質如何、它所提供的訊息是真是假、它所展現的美學價值何在等。
(三)文化工業最大膽的辯詞是宣揚其精神在混亂不安的世界裡'能提供類似可資遵循的標準',但是實際上,文化工業捍衛者以為文化工業使之得以保存的事物其實在文化工業下被摧殘無遺。彩色電影破壞溫馨古老酒館的程度遠遠超過炸彈威力所能及:電影殺光它的影像。

四、文化工業散播的訊息毫無效用又充滿謊言
(一)文化工業的意識型態威力強大,用服從心態替代了自主意識,其從中產生的秩序從未面對它聲稱要處理的問題,也從未考慮人類真正的利益。
(二)秩序本身不一定就是好的,除非它是好的秩序。文化工業忽略這項分判,反而大肆吹捧空洞不實際的秩序,由此可知文化工業散播的訊息毫無效用又充滿謊言。
(三)一項逼真地描繪出文化工業投射的遠景:奴役人類。文化工業帶來的總結果是反啟蒙的效應,霍克海默和阿多諾指出,啟蒙科技-也就是對自然的逐步征服-搖身一變成為欺騙大眾的幌子,從而變成禁錮意識的工具,阻礙個體發展獨立自主的心智。獨立理智的個體才是民主社會的先決條件。民主社會需要具有成熟心智的成人來培養與維護。

 

▲BACK

◆ 贊助單位 /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蔣偉寧校長
◆ 發 行 人/ 江明修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李世暉老師、周錦宏老師、孫煒老師、張翰璧老師、陳定銘老師、陳秀琪老師、羅肇錦老師、鄭曉峰老師(依照姓氏筆畫)
◆ 主   編/ 江明修院長
◆ 編輯助理 / 古佳惠
◆ 編 輯 群/ 涂政強、彭淑姿、彭淑鈴、呂欣芸、李孟娟
◆ 網頁設計 / 吳少辰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