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轉載自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為了將客家文化的教育從基礎扎根,同時也發揮客家文化園區的場館功能,台東縣政府從這個月開始推出「哈客快樂行」的學童體驗活動,藉著園區內各個文物與藝術品展出的解說,以及農村文化小飾品DIY教學,讓小朋友從生動有趣的活動內容,體驗到客家文化之美,活動一推出,就有不少學校主動向園區接洽申請。
用芭樂木做的框架套上布套,再將花布上的花,依照形狀剪下來貼在布套上,就完成了客家味十足的花布燈籠,而另外一組的小朋友,人手一顆曬乾的檳榔,當然不是要拿來吃,剝開外面那層皮均勻的捏過,就有了跟稻草一樣的質感,黏上彩色的珠子,就可以做成代表農村文化的稻草人鉛筆,這些遠從海岸山脈東邊,來到花東縱谷的小朋友,都在客家文化園區體驗到不同文化的樂趣。
北源國小學生 羅雅蕓:「做好以後覺得自己很厲害,很有成就感。」
北源國小學生 吳睿祐:「檳榔可以做這麼多的東西,感覺很有趣。」
來自東河鄉北源國小的42位小朋友,大部分都是阿美族的原住民,這次學校向台東縣政府申請到,池上鄉的戶外交學活動,就是希望藉著客家文化園區,針對國小學童推出的16梯次的客家文化體驗活動,讓小朋友學習課本裡沒有的知識。
北源國小教導主任 陳建長:「讓他們有這個機會,體驗不一樣族群的文化,也讓他們欣賞別人的文化,以後展現自己的文化,給別人欣賞。」
台東縣政府民政處副處長 張壽桂:「10月19日到明年的6月底,每一個月都有兩個梯次,開放給所有學校申請。」
台東縣政府表示,這項哈客快樂行的同學體驗戶外教學計畫,甫推出就受到許多學校的熱烈反應,就連雲林縣的學校也主動聯絡,希望能夠讓小朋友來台東參加體驗的課程。
不過縣政府表示,由於這樣與學校合作的常態教學活動是第一次辦,因此目前會讓台東的學校優先申請,台東縣客家文化園區開幕即將滿週年,也漸漸發揮場館作為地方文化平台的功能。
資料來源:http://web.pts.org.tw/hak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