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轉載自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屏東科技大學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由於位於客家庄,因此在動物收容中心就有許多位客家籍解說員,只要是客家的鄉親或團體來訪,解說員都能夠用客家話導覽解說,讓來訪者倍感親切。
這是紅毛猩猩的手,打開來藉由紅毛猩猩的手,看見寬廣的世界,這裡是屏科大沙林生命教育館,這裡以靜態的方式,展出保育類的野生動物,生命教育館的建築物外觀,也透露出保育類的野生動物訊息。
客籍解說員 利志南:「這是眉毛,白色的地方是眉毛,門就是眼睛,因為早期被抓(紅毛猩猩)很多,所以看過去的左手邊,那看起來像紅毛猩猩的眼淚。」
從館外介紹到館內,全程都用客家話來解說,在館內唯一的動態展出,是被稱為活化石的瑤山鱷蜥。
客籍解說員 利志南:「鱷蜥的意思是說,牠是蜥蜴沒錯,但是牠的尾巴,和鱷魚尾長得很像。」
利志南表示,這些在地球上,已經存在了175萬年的歷史活化石,卻被人類當成寵物或是食物,對這些動物很不尊重,身為收容中心的解說員,有義務要宣導愛護及保護動物。
客籍解說員 利志南:「全程用客家話來解說,呼籲大家愛護動物,不要亂買動物來飼養,因為我們沒空照顧牠。」
只要是客家相關的學校或團體,解說員都會以客家話為主要的解說語言,利志南表示,說客家話除了比較親切之外,透過客家話的解說,更能加深參觀鄉親保育動物的印象。
資料來源:http://web.pts.org.tw/hak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