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轉載自客家電視台】
新竹縣新埔鎮的旱坑里,因為地形加上乾冷的東北季風,非常適合柿餅的製作,是國內重要的柿餅產地,每年到了10月就進入柿餅加工的旺季,一顆顆黃澄澄的柿餅,一年的產值估計有1億左右,但近年來受到中國柿餅低價進口的衝擊,銷售量也大受影響。
黃澄澄的柿子曬著太陽,秋天到,九降風一吹,新竹新埔做柿餅的農家也開始忙碌,因為這時候正是柿餅最美味的時候。
業者 劉興武:「柿餅在我們新埔這個地區生產,藉由太陽的資源,跟老天爺的風來做乾燥,這樣做出來的柿餅,對人是最有幫助的。」
每年到了秋天,許多喜愛吃柿餅的饕客,都會特地來新埔,這渾圓、澄亮的柿餅,一年的產值估計有上億元左右,但近年來,台灣柿農受到中國柿餅充斥市面的影響,柿餅銷售量一年不如一年,中國柿餅低價競爭,更是讓本地的柿農備受打擊。
新埔鎮農會 曾庭熙:「你看以前,(我們)1斤都是150塊,到現在還是150塊,但是大陸進來的,你35塊就能拿到它的進貨成本,那他賣150元,他是暴利啊,就是說在這樣的情形之下,他們甚至也可能賣90元,賣150元以下,這就是間接影響到我們。」
為了減少衝擊,農會現在也輔導轉型,除了當地的農家開放工廠讓民眾參觀,了解柿餅的製程,也有DIY柿染活動,就是希望別被中國柿餅搶走商機,也要打出台灣柿餅的品牌與品質,爭取消費者認同。
資料來源:http://web.pts.org.tw/hak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