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轉載自客家電視台】
依照97年客委會資料統計,在宜蘭縣46萬多人口中,有約7萬6千人廣義認定自己為客家人,但宜蘭客家族群多數卻因與河洛族群長期生活,逐漸受到同化且不擅說客語,為了讓更多宜蘭縣民了解自己的根源,宜蘭縣政府即日起舉辦「宜蘭縣三山國王客家文化節」,首日即邀請客家文史學者邱彥貴帶領居民從信仰文化中,展開尋根之旅。
密密麻麻的地圖中,一個明顯的紅圈,客家文史學者邱彥貴帶領宜蘭縣民,從地圖開始認識,深植在當地人心中的三山國王此一信仰來源。
客家文史學者 邱彥貴:「因為湄州以北的,特別靠近江西或靠近福建西部,這塊區域都見不到三山國王信仰,那當然這樣的一個信仰,也隨著移民進入了台灣跟東南亞。」
三山國王的信仰習俗,隨著潮州移民來台,落腳台灣,在宜蘭也有多達40間以上的三山國王廟,但當地客家人卻因長期與河洛族群共同生活,多數人逐漸忘了母語怎麼說,也因此能了解客家文化與三山國王信仰習俗的民眾,現在更是少之又少。
與會民眾 龍秀蘭:「我也不知道這個三山國王,還有新埔枋寮的,我都不知道,所以一片空白。」
蘭陽大興振安宮主委 黃萬金:「因為來到台灣開墾以後,慢慢地就說河洛話,所以說現在很多台灣的三山國王廟都不知道,自己本身有客家的足跡。」
俗諺云:「寧賣祖宗坑,勿忘祖宗聲。」現場許多民眾縱使不甚了解自己與客家文化的淵源,但各個也都聽得相當入神,而為了讓更多宜蘭的客家鄉親更能夠了解自身的族群淵源,從2日開始,宜蘭縣政府與民間共同規畫「宜蘭三山國王客家文化節」,希望從一系列的文化活動中,帶領更多宜蘭人認識自己的根源。
資料來源:http://web.pts.org.tw/hak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