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118期 2010/10/01出刊/ 半月刊

 

 

電影被出賣的台灣之觀後心得

【文╱林恩銘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研二生)】

 

  筆者對於台灣早期的歷史背景很感興趣,當聽聞有一部電影「被出賣的台灣」上映後,就抱有一股熱忱,很想一探究竟,到底是在探討怎樣的歷史題材。根據許多觀賞過的人描述,評價不一,而就筆者的看法,整體感受與期待有點落差。但探究其中所展現的影像,皆與筆者所知的歷史背景相仿,也可以解釋成導演拍攝的內容忠於原味忠於實情,稱得上是一部紀錄台灣的紀錄片。

  對於前者提到觀賞完影片產生的嚴重落差感在於拍攝的場景,即便影片一開始就利用空照圖顯示出台灣的所在地,但整體的拍攝地點不在台灣,而是在泰國,這就有所差別,國情文化不同,且地景風貌一看就知不在台灣,要將台灣的歷史與其做聯想,困難度很高。為什麼描述台灣的電影,拍攝地點卻不在台灣?或許是有其政治考量,是怕激起台灣人民的政治情感?亦或是過往的歷史有其不可說的祕密存在?台灣既是一個民主的社會,對於敏感的政治議題應該已培養出接受不同聲音的雅量,人民心中皆有一把尺,應該都能理性面對。而若是礙於政府的因素無法在台灣拍攝,只能說政府官員還未跳脫早期的思維,雖然歷史可以藉由掌權者編篡,但實際發生過的事情是無法抹滅的。

  姑且不論拍攝地點所牽扯處來的政治議題,從影片的內容來看,雖然不像一般的電影有數大便是美的效果,但對於台灣早期的白色恐怖、美麗島事件…等,政府對人民所做的舉動,皆鉅細靡遺的呈現,即使對於這部電影沒有大卡司大場面的感受,或多或少還是能被這種小細節的拍攝激發情緒。且藉由這些小細節例如:遊行隊伍旁有人拍照、遊行中有人頭戴牛皮紙袋,以及各個高層的眼神、態度,可以體會到當時的氛圍,最後也從官員槍殺罪犯、暗殺整起事件的行兇者,以及鎮壓集會遊行者,皆能感受到早期政府的傲慢與無法無天的作風。

  其中對於鎮壓行動的部分感受特別強烈,一群手無寸鐵的民眾,面對突如其來的掃射、毆打,很難想像這是發生在台灣,頓時覺得人權盡失,更難想像如今我們如此倡導人權,是由多少民主鬥士拼命爭取而來的,如此難得的權利。早期的民眾在沒有言論自由的情況下,皆能夠勇敢的表達自我的訴求,勇於向政府表達人民渴望民主的決心,積極的參與公眾事務,相較於現代的人民,好似已得到的權利皆不會善加珍惜與運用,僅會保持沉默、任人宰割,台灣人民的未來,仍是要靠大家積極的參與、表達意見,才能有更民主、更建全的國家。國家並不是掌握在少數人的手中,也不是掌握在政府高層的手中,台灣的未來是掌握在人民的手中,如今已是人民當家作主的時代,應該要積極參與國家事務,才不會辜負了早期的民主鬥士所留下的鮮血。

 

▲BACK

◆ 贊助單位 /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蔣偉寧校長
◆ 發 行 人/ 江明修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李世暉老師、周錦宏老師、孫煒老師、張翰璧老師、陳定銘老師、陳秀琪老師、羅肇錦老師、鄭曉峰老師(依照姓氏筆畫)
◆ 主   編/ 江明修院長
◆ 編輯助理 / 古佳惠
◆ 編 輯 群/ 涂政強、彭淑姿、彭淑鈴、呂欣芸、李孟娟
◆ 網頁設計 / 吳少辰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