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古佳惠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研二生)】
有一句諺語「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這修行的路上,總想起「研究,是『孤獨』的一條路」,內心的不安、惶恐與焦急,時而挫折和成就,皆填滿了這兩年來的日子。我常自嘲自己是「憂國憂民」的人,無時無刻都會有很多「憂」。非常感謝客家學院的大家長,不斷提醒「感性」的同時,也促使著學生努力尋找「理性」平衡自我,江院長的樂觀與正面思維,學生銘記在心。感謝研究所生涯有陳定銘教授、周錦宏教授、張奕華教授和陳欽春教授認真的指導授課,無論於課堂知識的傳授、田野調查的戶外教學,或是研究生活大小事,皆豐富了學生求學生涯的時光。
感謝論文撰寫期間,有鍾國允老師、賴勇成老師和願意接受訪談的老師們予以幫忙,以及口試委員王俐容教授和魏玓教授既細心又耐心地為學生釐清研究脈絡,提供精闢的見解和指教,才得以使這本論文更加完整。這論文「任務」順利的完成,也喚起了那些年「初衷」的悸動,感謝引領我認識、認同和進入「客家」的輔大幫,猶如「燈塔」般的精神領導領袖唐維敏教授,「一輪明月」的施懿倫老師,以及曾經極為愛護與照顧佳惠的別誠、琬喬、嘉聰、天音和凱筑,沒有你們的鼓勵、支持和陪伴,佳惠就不會有勇氣踏進這孤獨的研究路,並咬緊牙根地完成這項任務。
這修行的路上,除了感謝輔大和中央的學長姐、學弟妹們默默地關心外,也感謝黃信彰助理、周佳儀助理和涂政強助理的耐心協助。而最大的感動是班上同學的陪伴,有歌聲、有歡笑、有淚水與汗水,幾乎填滿了「小鬼」的研究所生涯。和年紀最小的明潔,一起走進棒球場培養我的新興趣,一起走操場,一起和倖慧霸佔研究室,一起熬夜打拚,一起和素禎放鬆大笑,一起報告與行動,一起和梓鈞放聲歌唱,一起用心聊天,一起和思偉認真普查,一起滿足味蕾飽餐一頓。「小鬼」很開心認識你們,並能夠在學習獨立成長的寂寞之下,有同窗相伴才足以讓「小鬼」逐漸茁壯和堅強地向前邁進,謝謝你們。
更要感謝身處「後山」的家人們默默地關心和照顧,讓佳惠離鄉背井求學之路,能夠無後顧之憂地順利完成學業。而論文這項「任務」的大功告成,最大的感謝是給予最年輕的「恩師」,所謂「一日為師,終生為父」,非常感謝李世暉教授兩年多來的照顧,亦師亦友的分享生活大小事,更不遺餘力地指引學生論文撰寫方向,且極為耐心地批閱學生的論文寫作。感謝教授一路的協助幫忙,才足以使學生研究所生涯走的順遂。最後,感謝生命中出現過的任何人,感謝大家,感謝老天爺爺,這修行的路還很長,佳惠會帶著來自四面八方的祝福,以及自我期許繼續下一站的努力,下一階段的「任務」。研究所生涯最後一篇「電子報」獻給「過去」進行式。
佳惠 謹致 2010年7月23日【經世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