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鉯玲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研一生)】
去年暑假,正式進入了研究所,某一天忽然收到所上寄來的資料,原來是要帶我們去迎新田調,看著那一本厚厚的文獻,心裡想著研究所太可怕了!但還是抱著愉快的心情參與了第一次的田野調查。田野調查結束後,果然收穫很多,因為是第一次參與,什麼都不懂,所以對任何事都很用心去聆聽,也因此學到許多。
今年暑假,升上研究所二年級,開始籌畫我們的田野調查,從學期初就開始做行程的規劃,還有去屏東當地做場勘,經過不斷的修改討論,才確定最終行程。總召始終是最辛苦的!因為總召是屏東人,對於與當地導覽人員接洽以及行程規劃等等,都是由總召來完成,其他還要分配工作給底下的人,處理一些瑣碎的事物,不斷的開會確定工作進度,身上背負著此次迎新田調成功與否的責任,真的非常辛苦。還好最後平安順利的完成了!
此次前往屏東,頂著炙熱的太陽,我們去了蕭家古厝看圍龍屋、在鹿寮村內訪問居民、到三級古蹟內埔天后宮、六堆客家文化園區以及六堆忠義祠…等地,整個行程下來,看到很多南部客家的特色,聽到了些許不同的客家語言,也去吃了屏東萬巒最有名的豬腳。雖然天氣很炎熱,大家還是非常有耐心的走完了三天的行程,非常的感謝老師的帶領、學長姐的幫忙、學弟妹的配合以及我們班的團體合作,才能讓此次迎新田調順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