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轉載自客家電視台】
已經推行多年的母語教學課程,不僅是要讓下一代能輕鬆自然學習客語,母語師資的培育更是傳承文化的重點之一,台北市客委會舉辦第三年的國小、幼托客語師資培訓研習課程,31日上午舉行小型的成果發表會,共90多位客語老師,從歌謠、戲劇、民俗文化來展現6日來的學習成果。
手拿著精心製作的道具,隨著音樂一同唱起客家歌謠,仔細看看每位客語老師都賣力的記著舞步,其中更有男老師用心打扮大方的隨著音樂起舞這些都是有多年教學經驗的客語老師,但仍參加台北市客委會舉辦的客語師資研習課程,希望在教學上能有更多突破。
客語老師 黃鳳榮:「律動的方式比較好,教他們跳舞,用我們說的律動方式,來帶入我們客家話,各種的語言裡。」
客語老師 鍾明君:「我本來是教英文的,接著接觸之後覺得很有趣,然後我本身是客家人,就想說可以把我學習過的客語做結合。」
靈活運用自己親手製作的皮影戲偶演出西遊記的故事,只見這些老師們在影窗的後頭忙碌的操作著戲偶,大家分工合作,更有人擔任客語配音員,這次師資培訓班的教學內容不只是歌唱舞蹈而已,學員還要能夠自行設計教案,希望吸引更多孩子學習客語。
客語老師 溫含笑:「還有什麼方法,用自己還有讓小朋友、學生更快的知道,要如何來學。」
台北市客委會組長 黃奕僑:「其實資源老師,最欠缺的這一塊真的教學技巧和教案設計這一塊,所以今年我們把這兩個再度去強化。」
總共90多位來自各地的客語老師,經過6日的課程訓練,更分組從歌謠、戲劇、民俗文化3大類型課程來學習,而參與研習的老師們更表示,希望這些課程能在未來的客語教學上相互激發出更多的火花。
資料來源:http://www.hakkatv.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