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112期 2010/07/01出刊/ 半月刊

 

 

文獻導讀-〈學術旨趣的困境-兩個政府委託計畫的經驗過程〉(謝世忠,2004)

【文╱黃敏峰(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研一生)】

 

引言、Washington D . C.各大學的人類系水準不如預期的高,原因在於這些學校與政府關係太過密切,執行太多實務性委託計畫,學術理論卻因而被忽略了。

一、前言-應用人類學的發展過程
(一)美國
1.60年代末期以降,民族誌倫理成熟,學術工作者在規範下放心地從事研究。
2.1968,肯塔基大學率先開設應用社會人類學課程。
3.1980中葉,設有專攻應用人類學高級學位的單位,以培育學生在非學術的如農、工、商、傳播、醫療、法律、教育,及政府機構等領域發揮所學。
4.1994,Kottak主張應用人類學列為北美傳統體質、考古、社會文化及語言四分科之外的第五分科。
(二)英國
1.1929與1931,實用人類學、應用人類學概念被功能論大師Malinowski與Radcliffe -Brown論及。
2.(1)1980以來,配合支援第三世界貧窮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人類學者參與不列顛政府「外國與國協辦公室」。
(2)與行政人員合作的過程並不完全順利,人類學家對土著本身非常感興趣,要求長時間的田野調查,但政府代表只希望快些推出政策。
(三)台灣
1.日治時期已有官方與人類學者合作調查「高砂族」的情形。
2.70年代以降,經濟發展帶來國家財富,政府機關積極與學術界建立委託性關係。
3.少見有如美國一樣的獲人類學高級學位者進入政府機構從事人類學知識的應用性工作;更難有如英國情況的隨政府赴第三世界服務的機會。
4.不少人類學者接受政府機關從事較少或甚至全無學術理論探索的研究計畫。

二、第一個委託計畫-內政部與「卑南族物質生活」
(一)物質文化研究的發展過程
1.(1)19世紀末至20世紀前半葉,人類學家惟恐西方文明的強力衝擊造成前文字非西方部落文化快速消失,因此以「搶救人類學」大量採蒐各部落的傳統器具和衣服,經簡略記錄後,再置於博物館收藏。
(2)當時物質文化研究的旨趣,多以美學造型和物體本身圖案色彩的意涵為主。
2.隨著英國社會人類學,法國結構主義,和美國心理、象徵、詮釋等人類學分析取向的陸續革命性出現,對單純物質本身的研究興趣,很快就在人類學界消退。
3.(1)80年代,部份學者認為應重新檢討對相關課題賦與研究新血的可能性。
(2)其中最重要的認知原則是:物質生活存在於任何人類的社群中,不分古代與現代、傳統與新潮,它都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3)我們應到族人生活社區去考察他們與物質的互動過程(材料取得、製作或購買經過、使用方式與時機、物品的價值觀、新舊用品的交替、族人對物品特性的詮釋),而不再只於博物館內鑑賞靜寂的無生物。
(4)卑南族研究的計畫即透過此理解,期盼掌握活生生的族群物質生活面貌。
(二)過去的卑南族社會文化研究資料,多側重在工藝品之種類、功能和對布匹的製造方式、和形成完整穿著用衣的過程,缺乏物與人互動關係的討論。
(三)參與觀察法
1.老、中、青三代人口均具備的家庭為優先接觸對象。
2.期望探得各世代間對自家所用衣物器具的觀點,釐清當代卑南族物質文化變遷的過程。
3.帶著一些日治時期和戰後早期照片或圖片,前往田野地請求報導人述說出現之物品衣裝的故事,以期獲知當代卑南族人對物質生活的歷史詮釋。
(四)審查會的錯愕請求
1.希望立即告知章節綱要→資料未蒐集完全。
2.提醒題目不能更動→文字著作難以圓說冗長而龐大的標題。
3.規定六月底之前要交出印刷完妥的報告五百份→直接預知研究報告倉促完成的堪慮品質。
(五)不理想的成果
1.因為時間壓力,不可能有效選擇老、中、青三代人口均備的家庭進行觀察,也不能清楚掌握各世代間對自家所用之衣物器具的觀點。
2.繳交的報告中,不得不又如過去物質文化研究者所採行的辦法,以較大的篇幅描述服飾構成和工藝品的種類。
3.討論族人們對舊照片的歷史判斷,以及傳統與現代要素的呈現情形等方面,作者認為自己提供了一些新的詮釋。
4.題目上所見之「傳統與現代要素的整合」,卻只能在文中看到「傳統」與「現代」分述,而不見『整合』的論述。

三、第二個委託計畫-文建會與「原住民舞者」
(一)原住民社會文化研究的發展過程
1.早期,日本學者廣泛記錄山地各族風俗習慣。
2.50、60年代,物質文化研究盛極一時。
3.因國際人類學思潮轉向,導致台灣學界朝往探討社會結構、社會組織、社會關係等社會人類學的取向發展。
(二)學者疏漏了解原住民的學術管道,而最被明顯忽略的就是「顯形文化」。
1.顯形文化指如舞蹈、歌唱、建築、工藝、服飾、用具等表現於外的文化項目。
2.舞蹈是顯形文化中較不需物質配具,同時又以人為主體之動態展現的一項。
(三)作者認為「現在是重新考察原住民舞蹈顯形文化的適當時機」之原因
1.社會文化人類學的研究取向,在近十幾年已被充分反省,新的文化詮釋和分析角度有利主題研究。
2.國內以舞蹈或動力性顯形文化為專業的人類學人才已相繼養成。
(四)調查目標
1.現在學術主流傾向於對文化動態性(不僅對「過去的」或「傳統的」有興趣,還要考量「現生的」或「正在作用的」)的研究。
2.調查目標在於原住民當前如何在部落或部落以外的各個生活空間,傳承(或習得)與創造顯形文化中的舞蹈部份。
(五)調查方法
1.採用人類學民族誌田野調查的方法,以<九族藝能人才資料手冊>中所列的全國有舞蹈專長之原住民藝人資料作為切入點。
2.訪尋願意提供自身經驗者,進行生命史式的深度訪談,記錄習得專長的過程、使用專長的時機與場合、曾經演出的內容、及對原住民舞蹈的批評與發展期望。
(六)與委託者的期望落差
1.文建會很盼望提供一份完整的、普遍性的原住民舞蹈專家名單,如此日後他們辦活動才有找人的管道與依據。
2.作者卻以抽樣的方式,對特定的舞者(不一定是名家或職業性專家)進行訪談,以期望能了解他們在舞蹈與生活歷程中的各項點滴,即「舞者心聲」的調查。
(七)正式報告的內容
1.43名舞者的「樂舞方面專長」和「相關樂舞經歷」基本資料。
2.受訪者在「舞蹈經驗與舞蹈事業」、「演出內容與出演場域」、「舞蹈與社會」、及「舞蹈與文化」等四個範疇內所發表的觀點,並進行言語背後意義的分析。
3.以報告結語的文字節錄為例-反映「舞蹈與文化」的觀點
(1)「原漢關係一直帶動原住民樂舞發展…」。
(2)「今日不同場域上演的原住民歌舞,就像潛進漢人社會的觸角…」
原住民歌舞的本質改變,例如產生為舞而舞的情形。
演出內容透露出主張要素(作者在計畫中的理論意涵貢獻)-
A.「泛原住民觀」:主張綜合各族要素,或對族群界限的敏感度明顯降低。
B.「原住民血統論」:堅持各族各部落維繫已有傳統,或認他族不適合學跳本族
舞蹈。

四、完工、品質、與執著
(一)合作前的考量與合作後的感受
1.對國家公務機關有合作義務的認知、接觸之初雙方誠懇互動的愉悅印象、對自己之專長與興趣的信任、培養學生的機會。→合作前後感受一樣。
2.時間得以配合→「行政準時」與「學術用時」有很大的理解差距。
3.對計畫本身性質的正面評估→原先想藉此開啟物質人類學研究的另類取向,後來因論述單薄而無法成就氣候。
(二)「學為政用而益於民」的理想差距
1.「卑南族物質生活」計畫:作者期望對物人關係多加討論而未留下太多卑南族傳統手工技藝的記錄,這使一心想「保住傳統」和「留下記錄」的委託者施政美意失去光彩。
2.「原住民舞者」計畫:作者設法瞭解人與文化,而委託者卻要掌握原住民傳統文藝專才的資訊。

五、結論
(一)人類學家與政府合作的經驗
1.殖民地經驗,如1920、30年代的研究生涯。
2.舊殖民地上的當代經驗,如今大英國協境內的第三世界研究。
3.為非學術領域的政府單位服務,如美國應用人類學的發展目標。
4.接受政府委託執行某一有限時間之計畫。
(二)人類學與政府合作的問題
1.如Peggy Martin Bruzinski所討論的加拿大原住民一向把人類學者與政府官員視為一體而對之大加反感的例子。
2.從人類學者和政府官員互看的角度來分析,彼此之間除了理念執著不同之外,雙方在經費消耗之後的原先預期目的也難以達成。
(三)人類學家接收的委託注定難以成功
1.有限的天數內,無法研究一個卑南族。
2.費心找到數十舞者,不去發現誰技藝前茅,卻和他們談心,使委託者失望。

 

▲BACK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蔣偉寧校長
◆ 發 行 人/ 江明修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李世暉老師、周錦宏老師、孫煒老師、張翰璧老師、陳定銘老師、陳秀琪老師、羅肇錦老師、鄭曉峰老師(依照姓氏筆畫)
◆ 主   編/ 江明修院長
◆ 編輯助理 / 陳巧媚
◆ 編 輯 群/ 涂政強、彭淑姿、林筱蓉、古儀瑩、江欣潔、梁素禎
◆ 網頁設計 / 吳少辰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