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110期 2010/06/01出刊/ 半月刊

 

 

我和我的客家女性

【文/邱盈滋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研一生)】

 

  2004年12月4日我參加了一個客委會指導,財團法人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主辦的台灣客家細妹寫歷史「台灣客家女性主體論述研討會」,當中的議題第一場的主題是歷史中的台灣客家女性,探討台灣客家女性的形塑。第二場主題是「台灣文學中的客家女性」,透過文學作品探究台灣客家女性的形塑。第三場主題是「客家女性的內心世界」,將以兩性角色探討和情慾世界為軸心討論。座談會第一場則以「公共領域中的台灣客家女性」為主題,探討客家女性在公領域中的困境與突破。第二場「台灣客家女性的身影」以發表三部珍貴的得獎紀錄片,導演也將分享拍攝的心路歷程。第三場「台灣客家媳婦看客家」邀請了不同族群的客家媳婦,暢談對「客家」觀感與視線的差異。

  這當中的主題對當時的我而言是一個嶄新的動力,我很驚訝有這樣不同身分不同層面的在做探討,大多是由自己出發,以客家女性自己為主的一個形式,他們的故事,有的直接自然,有的溫馨細膩,有寫簡潔而有力,這可能與我在成長的過程裡常常有一股反抗的力量,反抗著自己客家的身份,這一個個豐富的題材,第一篇鍾寶珠自己參與的過程去凝視歷史,可見女人愛鄉土的方式是純粹炙烈持久的。賴玉枝這一篇也相當特殊,透過該次研討會做為一個主軸,檢視主體性,猶如迷航的船隻找到一個方向。這裡頭的角色或是形式,彷彿比我有限的認知認裡多了更多的詮釋,透過由己身出發的方式進行書寫,其中一解我新種許多的不解和疑惑,這些故事裡的縮影猶如是自家的故事一般,參加這次的活動後,讓我對自己許下了幾個承諾,要自己更深入的瞭解下去,像是身為年輕一代的客家女性,立下目標要為要繼續進行客家女性的書寫和紀錄的工作,甚至是幫自己的祖母拍一部紀錄片,歷經多年,終於在2008年初完成了關於我奶奶的一部紀錄片。

  在拍攝的過程裡,我不斷的在思考奶奶的生命故事,雖然我總是會認為他偏心,她真是一個堅毅的人,有一段故事是她逃家的故事,她是童養媳,因為覺得不喜歡婆家先生,遲遲沒有完婚,不過二十多歲時她逃家了,(這點我很驚訝,很少聽過有這種情況發生,也沒聽其他鄰居奶奶提過類似的事情)事情發生在某一個到大溪焗樟腦的晚上,趁著深夜,一個人獨自步行十多公里走回銅鑼圈的原生家庭,後來原生家庭還將他用現金六百元買回來。這部分我認為是她女性意識的表現。這樣的事情對照到了我的一個姑姑身上,我的那位姑姑也成為別人家的童養媳,不同的是姑姑和養父家的哥哥結婚也生了兩個孩子,後來婚姻生活不融洽,我奶奶要他離婚,這點在傳統的鄉下來說,算是非常少見的,這一點我認為也是女性意識的部分。

  參與這個以客家女性(婦女)為主要成員的的社團九座寮文化協的過程,是一個探索旅程,這裡的女性各有所長,男性也非常正面的回應及協助,透過村使調查的方式來認識社區,也透過九座寮工坊方式凝聚,在互相交流的方式之下學習,以自己所常與工坊成員分享,老的帶小的,會的帶不會的,處此之外也一起策劃討論各個階段的成果展現方式,用不同方式吸引同號,傳達對社區的認同及創造新的認同機會。

  這個階段讓我也認識了不同世代的姊妹們,和他們一同的過程,讓我看到不一樣的婆婆媽媽們,除了在家裡樣子,他們也有不同的一面,可以是老師、可以是朋友。

 

▲BACK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蔣偉寧校長
◆ 發 行 人/ 江明修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李世暉老師、周錦宏老師、孫煒老師、張翰璧老師、陳定銘老師、陳秀琪老師、羅肇錦老師、鄭曉峰老師(依照姓氏筆畫)
◆ 主   編/ 江明修院長
◆ 編輯助理 / 陳巧媚
◆ 編 輯 群/ 涂政強、彭淑姿、林筱蓉、古儀瑩、江欣潔、梁素禎
◆ 網頁設計 / 吳少辰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