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轉載自客家電視台】
![](http://hakka.ncu.edu.tw/hakka/modules/tinycontent/content/paper/paper110/pic07.jpg)
已舉辦第3年的交大客家週,是交大客家學院每年的重頭戲之一,在去年底交大竹北校區的客家圓樓校舍啟用後,客家學院今年也首次,在新學區舉辦客家週活動,今年的主題,是要以現代元素來整合客家文化,透過學術座談會,探討六家問禮堂的空間活化,希望激發出新創意,以科技思維來推動客家文化。
位在竹北六家民俗公園的問禮堂,就鄰近交大客家學院的新校區,7年前新竹縣政府,將問禮堂列為縣定古蹟,雖然修復工程已經完成,但空間卻沒有得到完善的使用,因此客家學院進駐後,希望結合學院知識研究,有學者就提出方圓對話的計畫。
交通大學客家學院副教授 羅烈師:「方指的是問禮堂,是傳統的合院式建築,然後是圓,我們交大建築是圓的,因此才會認為地區的活化靠的是人,那人我認為是我們學院的師生,加上這邊的社區。」
由於交通大學,本身以理工科系為主,科技人才輩出,因此客家學院也有學者認為,如果未來將問禮堂空間,與客家學院合作,再結合科技展示,將有助於成為台灣客家學園。
交通大學客家學院院長 莊英章:「我們可以有3D的多媒體在這邊放,讓人家看用另類的,不見得都是文物這一類的展示。」
交通大學客家學院教授 郭良文:「虛擬博物館、數位博物館,數位典藏的概念,我覺會是一個不錯的一種方式,用新媒體的方式來表現。」
為了活化修復後的六家問禮堂,客家學院除了規畫中的,科技展示之外,也已招募了61位志工協助,將不定期舉辦座談,及導覽訓練課程,並規畫中長期活化計畫,而校方也希望客家學院的學生,能夠進駐問禮堂,讓理論能與實務相結合,並加入社區新舊住民共同參與,一起為老客家注入新活力。
資料來源:
http://www.hakkatv.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