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108期 2010/05/01出刊/ 半月刊

 

 

客家重要文化—擂茶

【文╱涂晏瑄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研究所研一生)】

 

  近年來我國已開始跟日本、歐美等國家努力學習保存國內的各種寶貴的地方文化及各種特殊的文化資產。而韓國則是為了讓各國能更加了解韓國的文化,不僅利用媒體傳播甚至請影視歌星來做各項的代言,讓各國的觀光客瞭解其文化的緣由並且大力宣揚其文化之美。

  我國雖也重視台灣的各項傳統文化的重要性,不僅可以讓開發觀光產業,讓國際間能更知道台灣之美,也相對的讓文化資產更多元化。而客家傳統文化是這幾年才逐漸受到較多的重視與宣傳。有許多的文化已經漸漸被人所淡忘,甚至有許多的寶貴文化只能在鄉下地區才看的到。客家傳統文化有很多,擂茶就是其中之一。

  擂茶為客家人招待貴賓的一種茶點,擂既研磨之意,以陶製擂碗將茶葉,芝麻,花生……等多種原料研磨成粉,加入冷熱開水沖泡調勻後飲用。擂茶能充飢解渴,也能當保健飲料飲用。

   擂茶別名[三生湯],據古書記載,相傳三國時代的張飛帶領官兵進攻武陵時,官兵將士都感染瘟疫無力作戰,當時有位草藥醫師前輩,有感於蜀君紀律嚴明,便奉獻祖傳的除疫秘方,以生茶生薑生米共同磨成糊漿後煮熟而飲用,結果是湯到病除,擂茶之名便由此相傳下來。目前在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客家人及移民,以及湖南廣東福建等地區的民眾皆有飲擂茶的習慣。在台灣地區則以新竹、桃園。台北。花蓮。美濃……等地區的客家庄仍然保留這種美味文化。客家人的擂茶,茶味純,香氣濃,不僅能生津止渴,清涼解暑,而且還有健脾養胃,滋補長壽之功能,一般推測,擂茶之所以成為客家飲食,可能是因為擂茶的主原料『米仔』和茶葉等材料輕巧容攜易帶、且食用方便,不易長米蟲,為客家人逃難中發展出的特殊飲食。

擂茶的工具:
   一、擂缽:以陶土拉胚製成。
   二、擂捧:以芭樂、油茶樹幹為主要取材,選大小適中,長約 40 cm 鋸切後陰乾,再去皮即可使用。

擂茶的材料:
   (一) 傳統式材料:綠茶 (生)、芝麻 (生)、花生 (炒熟)
   (二) 改良式材料:綠茶 (生)、芝麻 (生)、花生 (生、熟皆可,亦可不用)、松子仁 (生)、葵花子仁 (生)、南瓜子仁 (生) 以上材料比率:茶葉3、芝麻3、其餘材料1
   (三) 主原料米仔:米經過浸、蒸、曬、炒過程,變成易貯存、可速食的米仔。

擂茶的製作:
   (一) 傳統作法:將傳統材料放入特製的擂缽中,用擂棍慢慢擂成末,中間過程並不斷加開水,使材料娭成漿狀,極為費工費時,有食用擂茶的家庭,連小孩都加入擂茶行列。
   (二) 現代作法:
     1. 茶葉、芝麻以乾果機打碎備用。
     2. 其餘材料可混合打碎,最後再加入松子仁一起打碎用。
     3. 以上材料放進擂缽加適當開水,用擂擂勻,並加入香菜或九層塔及適量的鹽。
     4. 沖入沸開水即可與米仔共同食用。

擂茶的吃法:
   (一) 茶點用:可配合米仔、米粿、糕餅一起食用,別有風味。
   (二) 正餐用:傳統是加『米仔』共食,用米飯亦可。當正餐時可炒一些萵苣、椰菜等綠色蔬菜,豆乾、花生、蘿蔔乾、四季豆至蝦仁等都可當配菜。

擂茶養生功效:
   客家擂茶由來以已久,據指導老師葉老師的母親口述,( 葉彭效女士,民國三十七年自廣東陸豐縣來台 ) ,在大陸客家地區,擂茶是極為普遍的傳統飲食,每天早午約十點、三點,客家人都會吃一次擂茶,尤其老人家最嗜此物,而一般家庭若有客人來訪而沒有請吃擂茶的,會被恥笑待客不週。而過去許多客家民來台都帶著擂缽、擂棍,可見從前吃擂茶風氣之盛。

  吃擂茶成習的老人大多很長壽,活到八、九十歲以上,這是因為他們將綠茶研成末,富含維他命C,又將花生、芝麻等高營養單位的乾果研末並食,容易吸收,就現代觀點而言是相當健康、有機的飲食。 北埔農會推廣擂茶,用意在推廣多食用綠茶、米食及客家傳統飲食。

  擂茶的工具主要是一只陶土燒成的擂缽和長度約兩尺之擂棍。擂缽的缽盆內面滿是溝紋,溝紋較粗者適合磨製顆粒較粗穀類、豆類,,溝紋較細而淺的才適合現今常見的擂茶配料,如芝麻、花生之類。至於擂棍則多以芭樂樹、油茶樹的枝幹裁製,有種說法是芭樂樹枝含有健胃整腸的有效成分,以其為擂棍可以在使用過程中將此成分加入到擂茶中。

參考資料 國立交通大學國際客家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Hakka Studies http://www.letea.com.tw/index1.htm

 

▲BACK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蔣偉寧校長
◆ 發 行 人/ 江明修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李世暉老師、周錦宏老師、孫煒老師、張翰璧老師、陳定銘老師、陳秀琪老師、羅肇錦老師、鄭曉峰老師(依照姓氏筆畫)
◆ 主   編/ 陳巧媚
◆ 編 輯 群/ 涂政強、彭淑姿、林筱蓉、古儀瑩、江欣潔、梁素禎
◆ 網頁設計 / 吳少辰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053
pa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