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鄧家銘(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研二生)】
一提到客家菜我們都會想到客家小炒、薑絲炒大腸、梅干扣肉.等.......若有機會許多人也會品嚐如粄圓、板條、菜包、齊粑、艾草粄 等..客家小吃;而構成客家美食的元素即是油、鹹、香,我們最常吃的客家小炒即是以肥肉爆炒魷魚絲以及肥美的肉絲搭配乾韌的魷魚絲為主以及加上蔥、芹菜拌炒還有米食在客家人的心中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北部客家人擅長以糯米做各種美食變化而南部客家人擅長用在來米做各種米食,齊粑則是糯米用竹棍攪拌到黏稠凝結在加上花生粉混合來吃很有風味也就是人說的麻糬;還有代表客家精神的擂茶也是很出名的。從此我們可以看出:
1.食物是經濟生活的基礎,反映民族文化、彰顯社會的差異,連結與衝突,理解族群的生活
2.Counihan及Van esterik以<食物即生活>的觀點,來說明研究飲食文化的目的,或更明確的說:理解社會生活
客家飲食文化分三個主題回顧:
1.Marvin Harris(1966)研究把食物看成是文化範疇的呈現
2.Mary Douglas(1966)探討食物禁忌關係;
3.Tambiah(1969)分析社群關係(p.10)進入了跨越歷史與文化範疇的食物研究
客家菜與飲食文化是我們每天都接觸到的生活元素,在客家研究領域中,食物與飲食文化的課題經常被學界所忽略,而客家飲食常被扭曲成為一種次文化的食物,其實早期客家人因為較勤儉,所以吃的食物也較簡單,來表現客家人儉樸的精神,而客家人早期因較晚來台,所以居住的地區較以丘陵地或較靠近山區為主,所以在食物的煮法較以醃製的方法為主,一來可以放較久,二來也較以重口味為主這也反映出客家菜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