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中敬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研二生)】
隨著客家議題在近幾年開始受到重視與關注下,各種提倡文化的社團在近幾年開始成立,不乏許多關於語言、戲曲、文化、包括音樂、語言、藝術、產業、戲劇、環境、文物、公共事務、老人福利、婦幼關懷、宗教信仰、農業發展、自然生態、社會慈善、體育活動等不一而足,顯示客家社團的多元性。
正因為客家社團的快速發展,客家社團發展受限於人力、經費、硬體等設施的不足而造成發展的侷限。客家社團根據其規模大小可分類為全國性如台灣客家教師協會、地區性如台北縣客家語教師協會等。社團的經營也必須透過辦理活動、營隊、論壇的方式吸引民眾對該團體的了解與認同,以促進組織的規模及客家議題的深入。否則客家社團的形成僅僅就客家文化的認同且發揚客家文化、情感聯誼是很可惜的。
從經營補助的角度看客家社團的發展,依組織規模可區分全國性及區域性。區域性社團可以透過縣、市政府及客家事務機關辦理補助,而全國性之社團隸屬於內政部,因此勢必在眾多的全國性人民團體中與其它人民團體競相爭取補助人民團體經費或向客家事務機關申請推展客家學術文化活動補助作業。然而,客家社團發展的愈趨多元,代表各社團間的同性質可能性日趨增加,社團間客家文化活動的推展勢必是合作或競爭的關係。從賽局理論的關點來看就是一種零合遊戲(Zero-sum Game或稱Win-lose Game),及非零合遊戲(Win-win Game )。在經費有限的情況下,不同社團如何就各自優勢發展,讓固定經費及文化推展之效益達到最高。因此,客家社團在未來勢必深思每個社團發展不一的情況下,讓發展較健全社團能夠帶領發展較弱的社團,也就是走向追求雙贏策略的競合理論(Co-opet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