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敏峰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研一生)】
作者嚴祥鸞老師為亞歷桑那州立大學社會學博士,現任實踐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主要專長在於研究方法、工作社會學、法律社會學等。本篇文獻〈參與觀察法〉收錄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中,主要內容在於說明參與觀察法的定義、使用時機、步驟及倫理、政治議題。
一、前言
(一)參與觀察象徵互動學派即視人類社會為人們營造生活的集合。
(二)觀察是主觀、具選擇性的,參與觀察亦無法客觀,更違背科學精神和原則。
二、什麼是參與觀察
(一)Malinowski在Trobriand Island的實地研究即以參與觀察研究島民的生活文化,且形塑自成一格的人類學知識。
(二)Lindemann將參與觀察分兩類
1.客觀的觀察者(objective observer):觀察者透過訪談,由外在研究文化。
2.參與觀察者(participation observer):觀察者透過實地觀察,由內部研究文化。
(三)Lofland和Lofland(1984)-參與觀察(participant observation)、密集式訪談(intensive interviewing)
1.二者依存性高,但仍有顯著差異。
2.參與觀察是實地觀察(field observation)、直接觀察(direct observation)。
3.密集式訪談像非結構性訪談(尊重受訪者經驗的反映)、是引導性交談。
(四)Raymond Gold(1969)將參與觀察依參與程度和觀察角色分四類
1.完全參與者(complete participation):參與觀察時,身份一如其他的人,其他參與者並不知道研究者的真實身份。
2.參與者一如觀察者(participation-as-observer):研究者仍完全參與,只是需向研究團體表明研究者身份。
3.觀察者一如參與者(observer-as-participation):如記者,表明研究者身份且和參與者在社會過程中互動。
4.完全觀察者(complete observer):完全旁觀,不需參與。
(五)Patton(1990)-參與觀察是種完全浸入(complete immersion)的研究情境,與研究者和研究情境完全分開之間的一種延續狀態。
(六)Goetz和Lecompte(1984)-參與觀察是由人們組織世界的方式中,抽出他/她建構事實的方法。
(七)Jorgensen(1989)-一種深度個案的研究方法、研究者直接參與訊息者的生活以及直接觀察為蒐集資料的方式。
(八)研究特質若是包含著下列特質皆可稱參與觀察:內部者觀點、開放式求知的過程、一種深度個案研究方法、研究者直接參與訊息者生活、直接觀察為蒐集資料的方法。
三、什麼時候適用參與觀察
(一)參與觀察適用於有關解決文化情境脈絡(cultural context)的相關問題或是希望瞭解一個環境的活動與互動如何對某種行為和信仰賦予意義的相關研究。
(二)Blumer(1969)-人類社會是行動者(人)積極參與過程的集合,而人的行為是互動過程的結果。
(三)Bogdewic(1992)-針對文化團體研究,列出參與觀察法的優點
1.團體的成員,不會因研究者的出現而改變他們的行為。
2.當真實和言詞行為的差異非常明顯時,也適合參與觀察。
3.當研究者的問題可以團體成員的語言形式詢問,也適合採用參與觀察法。
4.事情的連續性和連結性有助於解釋現象的意義時,參與觀察是有利的方法。
(四)Jorgensen(1989)和Bernard(1988)-某些情境不適合參與觀察法
1.觀察者會被視為入侵者。
2.場域的利益具有高度的隱密性,真實的正當性和隱密性因研究者的進入而受到威脅。
四、參與觀察步驟
(一)決定研究場域(research settings):以研究主題為基礎,或以研究焦點的概念為基礎。
(二)取得同意進入研究場域(gaining access)
1.須獲得研究場域的守門的同意,才可進行研究。
2.研究過程中,取得同意的磋商過程和資料收集是一體兩面,難以分開。
3.取得同意的過程是項挑戰
(1)不論研究議題與研究能力多優秀,都必須取得同意,所以事前需演練如何回答對方的問題。
(2)Hammersley和Atkinson(1989)-取得同意的過程,不需要依賴理論的瞭解,而多數靠本身的智慧。
(3)儘量利用人際網絡關係,關係(connection)在研究之初和研究過程是同等重要;如果有人可以協助取得同意,不妨儘量運用,其事前的演練非常重要,從回答中可以看出研究者對研究主題的認識和瞭解程度,反映研究者的態度。
(三)建立良好關係
1.建立關係取得同意使研究者得以進入研究場域
(1)一旦進入時,場域成員又會好奇的問:怎麼有一個陌生人進入等問題。雖然取得同意過程已經說明目的,而成員仍舊希望從研究者口中得知,你/妳是誰等相關問題。
(2)第一次見面時,最好的辦法是簡單的、誠實的、不要用太多名詞地告知實情,毋需太詳細。過分詳盡,反而使成員緊張,造成負面效果。
2. Jorgensen(1989)建立關係的訣竅:謹慎、誠實、不預設、當反思的聽眾及願意表露自己
(四)實地觀察工作概要:Goetz、Lecompte(1984)以六W勾繪每日工作概要
1.誰who:誰在場?有何特徵?扮演的角色?如何變成成員?什麼樣的成員?
2.什麼what:發生了什麼?做什麼?說什麼?如何表現?這些行動或互動怎麼開始?
3.何時when:這個行動什麼時候發生?行動和事件的關係?行動持續多久?
4.何地where:在哪發生?為什麼在這個地點發生?這個地點的特質?
5.為什麼why:為什麼發生?促使事件或互動的原因?發生事件有何不同看法?
6.如何how:這件事如何發生?發生要件的相關性如何?有何明顯的規範或規則?
(五)實地筆記和深度訪談的記錄過程
1.實地筆記和訪談記錄的內容
(1)Spradley(1980)-實地筆記的建構應包含空間、行動者、活動、主題、行為、事件、時間、目標、感受。
(2)實地筆記除了描述,還應包含研究者個人心路歷程的反思,Bogdan和Biklen(1982)認為研究者的反思可以分成幾個部分:分析面向、方向面向、倫理問題的困惑和衝突、澄清困惑、反思觀察者的心智架構。
2.實地筆記和深度訪談記錄的形式
(1)心靈筆記(Mental notes):源自經歷的心靈回憶,從回憶目睹的事件作成筆記。
(2)摘要筆記(Jotted notes):寫下與實地發生事件相關且呈現事件面貌的句子或關鍵字。
(3)時間表或實地日記(Log or field diary):目的在將整個研究過程和時間作完整的記錄。
(4)實況筆記(Full field notes):和以錄音方式深度訪談是相同的,兩者皆可錄音或錄影記錄。
3.撰寫實地筆記和深度訪談記錄過程原則
(1)迅速即時效性很重要,完成觀察和訪談立刻撰寫。
(2)為了不影響觀察結果,在撰寫完成前,不和他人討論。
(3)減少打斷撰寫筆記的次數,找個安靜不受干擾的地方撰寫。
(4)要有充足的時間撰寫,才會有完整的好筆記。
(5)撰寫時,切忌一面記錄,一面編輯。
五、參與觀察的倫理和政治議題
(一)研究倫理著重研究方法的實施是否以不正當的方式進行,政治議題則是與研究實質內容相關,兩者一體兩面。
(二)Silverman和Gubrium(1989)-實地研究的政治分為兩個部分,即實地研究的概念本身與其分析、相關性,而分析、解釋與重新建構意義也是一種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