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108期 2010/05/01出刊/ 半月刊

 

 

〈東部客家產經活動〉

【文╱林恩銘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研一生)】

 

一、 書籍與作者介紹
   書名:《台灣客家族群史:產經篇》
   出版:南投縣: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出版日期: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十一月三十日初版
   計畫召集人:張維安
   作者:張維安、黃毅志、黃紹恆、張翰璧、洪馨蘭、馮建彰、陳玉萍

  本篇文章作者:馮建彰
   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
   一九七一年生於苗栗縣頭份
   研究興趣:客家研究、台灣原住民(阿美族)社會文化變遷。

二、本文摘要
   本文共分為七個章節來做論述,除了在前言的部分簡單的敘述做此篇的目的、緣由之外,也解釋了東部客家的定義,以及所要討論的產經活動的範圍。而在其他章節中分別就東部社會的特性、客家人遷移東部的歷史及地理分布、早期東部客家人的產經活動、戰後東部客家人的產經活動,以及在東部的幾項重要產業與企業家來做論述,最後是針對本文所要討論的內容做總結的論說。

  在第二章的部分主要分為三個小節來做說明,因為在探討東部的產業發展的同時,還要先對於東部開發的歷史背景有所了解,才能有先備知識瞭解其特殊的產業結構。所以本章主要是介紹東部開發的百年歷史,分別從清領時期、日治時期、戰後至今來做介紹。

  東部開發正式納入行政區始於一八八七年的台東直隸州成立,因在牡丹社事件爆發後,沈葆禎於一八七五年的開山撫番才開始治理東部。日治時期政府為了因應東部的農作需要大量的人力,再加上西部生存不易,所以有許多人遷徙至東部參與農作,其中族群包括閩南、客家及平埔。戰後的東部發展因為土改政策、外省族群的移入、西部工業化的影響,使得東部的產業結構又有些改變。

  第三章則著重在客家人的遷移歷史背景與地理分布來說明,在清領時期主要是依據開山撫番的三條路線從西部到東部,北部的客家人從北路進到花蓮市附近開墾,南部的客家人從南路進到卑南一帶開墾,而中路的客家移民是再從北路、南路移居過來的。日治時期的移民一方面是配合政府政策、一方面是在西部無生存之地,且恰逢大地震等天然災害,移居者多是單身青年,所以少有宗族關係,大多是依照在西部的地緣關係生活著。在戰後有因為土改政策而來的移民,也有一些是帶著大量資本來東部投資的移民。在東部的客家移民主要都是種植水稻為主,所以客家人群居附近皆會有水田,若是擔任佃農的客家移民,在存到一定積蓄後,也會買水田來耕種。

  第四章主要是說明早期的東部客家人的產經活動,清領時期沒有明確的資料記載,主要是到日治時期,配合政府的政策在農場當蔗農,以及在山上開採樟腦,當時的樟腦屬於專賣制度,還有一部分有田地的居民則自己種植水稻,而那些農場的蔗農、開採樟腦者,若是存夠錢了也會買水田種水稻。此外,樟腦的開採存在著族群的排他性,主要都是由客家人獨佔,這跟在西部的樟腦開發有密切的關係。

  第五章談到戰後的東部客家人的產經活動,在本章中分為兩個部分來討論,一是戰後至五十年代中期,一是五十年代至今。前者主要是延續日治時期的產業型態,政府接收日本政府的國有財產、會社財產,糖廠模式依舊、樟腦專賣,這時期多了客家人接收日人種植的菸草產業,以及香茅草的栽種,但香茅草的盛行只是曇花一現,它消失於五十年代中期。而後者主要因為台灣進入工商業時代,東部人口外移入西部,也隨著糖業、樟腦與香茅的沒落,東部產業走向精緻化產業,產業活動除了早期的樟腦、糖、水稻以及香茅之外,也多了茶、畜牧、園藝,以及林業。更因為觀光、港口的發展,使得經濟中心從台東移往花蓮。

  第六章談到幾項重要的產經活動以及成功的產業家,主要的產業有水稻、蔗糖、樟腦、香茅,並且詳細的說明這些產業與客家人的關係,而後又針對幾位客家的產業家來做描述,說明他們成功的因素以及背後所支持的歷史背景。

  第七章則從東部客家產經的特色來做本文的總結,東部的客家產經發展與政府的政策息息相關,而且因為是再移民的地域,很多人當初都是隻身前來,所以在東部幾乎沒有宗族關係,有的只有以西部的地緣關係所建立起來的人際網絡,再加上土改政策,所以東部的產業發展所累積的資產相較於西部不算雄厚,所以只能發展出類似中小企業的小型產業,比較沒有龐大的家族企業。此外,東部的客家人習慣將所賺得的資產轉化成買田、種水稻,所以對於有規模的產業經營比較少見。

三、評論
   1.作者為了要讓讀者更了解東部客家的產經特色,所以從東部開發的歷史背景開始描述,很有脈絡的說明,使讀者很清楚的了解東部客家的產經發展。

  2.作者在客家聚落的地理分布的說明中,先是說東部的客家聚落同時是鄉鎮公所的行政中心所在地,而後又說客家人口較多的鄉鎮中,客家人大多居住在郊外從事農作,這兩者之間感覺互相矛盾。

  3.客家人口的界定有待商榷,作者利用1920年代與1940年代的新竹州、高雄州有大量的人口移入東部,來說明客家人口東移的盛況,這樣的說法很薄弱,因為數據資料中並沒有清楚的說明族群的結構,作者只是針對新竹州與高雄州居住了大量的客家人,而說客家人大量東移,很難讓人信服。

  4.文中提到香茅產業的部分,雖然沒有族群上的排他性,只是因為所從事者多為客家人,所以就認定為客家產業,筆者認為這樣有點偏頗,雖然現今很多產業也都是這樣認定的,但香茅產業的部分,從文中很清楚的看到在東部與苗栗的客家人所做的香茅產業都只是原料的生產者,而做外銷、貿易的部分在於台北的商人,但文中卻沒有很清楚的說明台北的貿易商是否為客家人,若以台北的貿易商來說,是否這個產業也可以屬於台北的貿易商的產業,而非客家的產業?

  5.從本章的論點來看,東部的客家人喜歡置產種水稻,而文中也提到池上米、關山米等,是否會讓人誤以為東部生產的米都是客家人所栽種?只是客家人不擅長商業活動,所以在銷售的部分由非客家人來銷售?

  6.從文中所介紹的成功的產業家來看,筆者所接收到的訊息是東部的客家人利用早期的傳統產業(水稻、樟腦、蔗糖、香茅)取得資本後,轉而投資其他產業,隨著政府的政策發展才會有成功的機會,若是墨守成規只能守成。而後發展出來的產業,因為項目、種類太多,並不能稱得上是客家的產業,只能說是這些客家人所從事的產業。

四、心得
   看完這篇文章,讓我很感興趣的地方有兩點,一點是香茅的栽種,另一點是買水田,種水稻的習慣。香茅是客家人的產業是我在這篇文章中第一次認識到,以前總以為會使用香茅的人大多是外勞與新住民,因為會常常聽到這些人去哪裡採香茅回家使用,沒想到從這篇文章中顛覆了我的想法,而且更令我好奇的是,為什麼香茅會只有客家人種植?而且竟然可以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消失,僅只出現於民國四、五十年代,就算是文章中所提到的影響真的有可能導致香茅的消失,但是以民國四、五十年代的生活水平來看,不會有內銷的需求嗎?直接取用原料應該比香茅油的成品還要便宜呀!充滿了許多的疑問。

  而對於買水田種水稻的部分,文章中提到幾乎所有的客家人在當人家的佃農賺到錢後,就會買水田種水稻,從事著很保守的經濟活動,但之後又提到許多成功的企業家,會成功都是因為捨棄水稻,轉作其他產業活動才會有可能致富,所以會感覺此篇文章間接的說明維持原狀的產業活動好像是不智的舉動,而要跟著政局、時勢才是賺錢的方法。而且會有疑問,為什麼西部的客家人都已經不太要種植水稻了,東部的客家人還會有這樣的想法,要買田種水稻,在東部應該可以發展更多農產品,為什麼東部的客家人只想要置產、種水稻?

  整體來說,本篇文章所提到的東部客家產經活動,都是以較早期的產經活動為主,而且在當地都已經趨於沒落的產業,對於原本筆者想要看到的內容是有落差的,因為筆者對於東部的客家相對的陌生,所以想要藉由這篇文章有所了解,但筆者原本想要了解的是當代的東部客家產業特色,所以這篇文章對於讀者來說有點失落,不過,可以清楚的看到東部早期的客家產業的發展,也另外開啟了筆者對於東部客家的另一種興趣。


 

▲BACK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蔣偉寧校長
◆ 發 行 人/ 江明修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李世暉老師、周錦宏老師、孫煒老師、張翰璧老師、陳定銘老師、陳秀琪老師、羅肇錦老師、鄭曉峰老師(依照姓氏筆畫)
◆ 主   編/ 陳巧媚
◆ 編 輯 群/ 涂政強、彭淑姿、林筱蓉、古儀瑩、江欣潔、梁素禎
◆ 網頁設計 / 吳少辰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053
paper